一、寻汉字之美(6分)
阅读“家在临沂”主题片片头解说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沂,古称启阳、开阳、琅琊、沂州,因______临沂河而得名临沂。
临沂,是一座山水之城。八百里蒙山巍巍,五千年沂河汤汤。苍马山两峰叠翠,文峰山神峰积雪。三河交汇,沂水拖蓝;八水绕城,波光敞滟。山城相依,人水相亲。
临沂,是一座英雄之城。沂蒙红嫂用乳汁救八路军伤员,沂蒙六姐妹日烙煎饼八百斤。独轮车车流滚滚,担架队(轰轰烈烈/浩浩荡荡)支前故事,妇______皆知;炽热之心感天动地。临沂,成了沂蒙精神之源。
临沂,是一座活力之城。临沂人(汲取/获取)红色营养,追求绿色发展。沂蒙精神(哺育/养育)了临沂人,也赋______了临沂人新的使命。商贸通四海,货物流八方,新时代的临沂人正以昂扬的姿态阔步前行。
1. 文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烙(luò) 煎饼 炽(chì)热 B. 烙(lào)煎饼 炽(zhì)热
C. 烙(luò) 煎饼 炽(zhì)热 D. 烙(lào)煎饼 炽(chì)热
2. 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 濒 儒 与 B. 濒 孺 予 C. 滨 儒 予 D. 滨 孺 与
3. 文中括号内词语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A. 浩浩荡荡 汲取 哺育 B. 浩浩荡荡 获取、养育
C. 轰轰烈烈 获取 养育 D. 轰轰烈烈 汲取 哺育
二、探自强之道(24分)
琅琊中学九年级一班举行“君子自强不息”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24分)
活动一:识·君子自强第
4. 小文同学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整理了一组诗文名句及其作者出处,请在横线处补写相应内容。
诗文名句 | 作者出处 |
(1)__________,__________;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虽有嘉肴》 |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 | 李白《行路难》(其一) |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 | (7)刘禹锡《__________》(其一) |
(4)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 陆游《卜算子·咏梅》 |
(5)天大寒,砚冰坚,__________,弗之怠。 | (8)___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 |
(6)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 | 谭嗣同《潼关》 |
5. 小文同学搜集到一组“君子自强不息”的人物,下列与“自强不息”主题不符的一项是( )
A. 祖邀,素有大志,为图强报国,闻鸡起舞。曾率部北伐,收复了中原大片国土。
B. 范仲淹,命运多舛,2岁丧父,成年后外出求学,睡觉不脱衣,断齑画粥,专心学习,成了宋代治世名臣。
C. 王祥,继母待他不好,但继母生病时他仍悉心侍奉。继母去世,他悲痛致病。王祥至孝,留下了卧冰求鲤的美谈。
D. 史铁生,21岁双腿瘫痪,47岁患尿毒症,仍笔耕不辍,创作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二百万字的作品。
活动二:析·中华自强篇
小文同学搜集到一组关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方面的材料。阅读后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品格具有丰富内涵。
②从《周易》的“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维新志士谭耐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种忧患意识寄托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③在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朝代不断更迭,天下分分合合,但最后都归于一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爱国主义“根”之深、“蒂”之固息息相关。
④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气节鼓舞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推动民族奋进、矢志报效祖国。
⑤“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在变革中前进的历史,比如在政治上层建筑上从分封到集权,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内阁、军机处,不断探寻着更加适合“大一统”国家发展的政治体制。
(选自《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的历史传承》)
材料二:
美国《时代》周刊点计2023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曾毓群,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市场份额占全球市场的37%,为特斯拉、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大众和福特等汽车制造商提供电池。这家市值1420亿美元的公司在全球拥有13家生产厂,2022年的净利润几乎同比翻了一番,达到44亿元。曾毓群在降低现有技术成本的同时,又开始了新的突破,并走在前列,如寻找电池主要材料锂的替代品,从而推动全球电动汽车的发展。他说:“创新是宁德时代的基因。”
材料三:
①十年来,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奋力攻坚,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让中国在射电天文领域领先世界20年;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有助于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实用化整体水平上保持和扩大国际领先地位。
②中国天舟六号一跃成为世界上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在轨支持能力最全面的货运飞船。天舟六号及后续型号中,国产型号规格比例和数量比例均有大幅提升,实现了关键元器件100%国产化。
③中国在建设超高压输电线路、高铁和5G网络等现代基础设施方面领先世界。
④中国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全面建成和部署天宫空间站的壮举。中国在发展太空技术方面取得进展的速度令人印象深刻,它最近在航天发射次数方面成为全球领先国家。
⑤中国加快构建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材料等供应链。在美国强化半导体领域对华出口管制的背景下,中国国产制造设备销售额增至5年前的6倍,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逾30%。
6. 材料一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内涵,请简要概括这四个方面。
7. 下面对材料二、三的表述和推断,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寻找电池材料锂的替代品方面有了突破。
B. 天舟六号及后续型号中,国产型号规格比例和数量比例大幅提升,关键元器件100%国产化。
C. 中国在发展太空技术方面的速度令人印象深刻,航天技术成为全球领先国家。
D. 创新不仅是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基因,也是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成果的因素。
8. 读完材料二、三,你会得出怎样的结论?
活动三:讲·青年自强篇
下面是小文同学写的演讲稿《做自强不息的奋进者》部分内容。阅读后完成后面小题。
①自强不息是激昂的音符,能谱写出催人奋进的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②古人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③从“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泱泱华夏,自强自立之君子,比比皆是。④新时代的青年,有的为国立“芯”,让超级计算机的“中国速度”扬威世界,有的攻坚“卡脖子”技术,争当AR领域创新的领跑者……⑤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⑥时代的进步,要求青年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自强不息,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9. 请仿照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10. 上文中有一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语病:第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点:第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辨经典之义(8分)
11. 新华中学八年级二班同学对《骆驼祥子》《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名著进行比较阅读,并展开讨论。以下是小新和小华同学的对话,请你补全对话内容。
小新:三部名著,单看书名就很有意思。《骆驼祥子》是因为祥子和三匹骆驼的故事而得名:《红星照耀中国》这个书名表达的是斯诺的一个预言——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中国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书名表达的是(1)_________。
小华:是的。同为小说,在人物形象上,《骆驼祥子》描写了祥子这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而《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纪实作品,描述了(2)_________。
小新:三部作品都反映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现实,祥子美好生活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斯诺笔下的人物在时代洪流中坚守革命信仰,在困境中探索中国革命的出路;保尔无论经历怎样的磨难,始终坚定信念,不向命运屈服。这说明了一个道理:(3)_________。
四、品诗文之味(32分)
(一)(4分)
12.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 。有人评论尾联“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二)(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教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替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背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编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1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军士吏被甲 被:
(2)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 兵:
(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
14.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闻天子之诏
A. 已而之细柳军 B. 皆布衣之士也
C 称善者久之 D.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15.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6. 文中周亚夫被汉文帝称为“真将军”,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文中唐雎能够不辱使命,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周亚夫和唐雎都彰显了孟子心目中大丈夫“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7. 下面对两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对周亚夫言行的正面描写较少,只“介青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一处却如画龙点睛,使周亚夫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B. 文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一句,掷地有声,表现出唐雎鲜明的个性。
C. 两文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写汉文帝与秦王,目的是与周亚夫和唐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周亚夫和唐雎的“大丈夫”形象。
D. 两文都能从多角度刻画和丰富人物形象,展现周亚夫和唐雎为国担当的英雄风采,场面描写有声有色,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1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接过铜旋子
明前茶
①去年深秋,去濮阳老山村行走,在孙家庄上见到绿豆粉皮的非遗传承人,是个24岁的青年。庄上人都亲切地叫他“旋王”,夸赞他将铜旋子使得轻盈快适,比做了40年粉皮的孙老爹还要出神入化。
②一进作坊,就见正在忙碌的一家三口——老母亲负责调糊,不停地搅动瓦缸里的绿豆糊浆,防止沉淀。小孙立于大灶边,一大锅沸水正在微微冒泡,他手持的旋子,看上去就像武侠片中的金属盾牌一样,平底,溜圆,寸把高的浅边,发幽幽的红铜色,小孙舀了一勺粉浆注入铜旋子中,肩头微微一摇,右手顺时针接左手逆时针微微一荡,粉浆就借着一股太极之力,在铜旋子的底部迅速凝结,并长出雪花般晶莹剔透的放射纹。
③小孙往左一递,父亲接过铜旋子,在冷水缸里轻轻一按,钢的导热性很强,灼热迅速散去,熟粉皮已经与铜旋子脱离,老孙轻轻一拨,粉皮像一张透亮的丝绸浸入凉水中,接着,它被轻轻挤出水分。不,也许我的比喻并不确切,老孙说:粉皮子可不像白丝巾,你来感受下它的调皮。我洗净手,戴上白帽子,尝试从铜旋子里“捉”粉皮,没错,它活泛得很,捉之滑手,挤之有韧性回弹,放入扎手的凉水中能迅速漂游,犹如一朵有仙气的透亮水母。挤干水分后,将它摊平,放上竹帘子。一只长长的竹帘子摊放6张粉皮,立刻抬到场院中去晾晒。老孙才抬出一只竹帘子,我已经赶不上趟儿了。
④我退出,小孙一家人的流水线就恢复了豫剧的调门儿,一招一式都揉在了点儿上。小孙一手持勺,另一手持旋子,都不需要眼睛看,在他手中,铜旋子仿佛不是做活的家什,而是武侠电影中施展绝世轻功的器具,它如轻舟浮漾,也如飞蓬一点,借着臂膀旋动的离心力,迅速吐出一朵一朵的雪莲花,或一只只溜圆的海月水母。见我看得发呆,小孙笑道:“一心一意做上两年,你也一样应付自如,就像卖油翁说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⑤旁边的小孙妈妈心疼地说:“做咱这一行的,盼儿孙接手,又巴不得儿孙不肯接手。只因做这件事实在辛苦,只要第二天是个大晴天,一家人凌晨5点就要起身做粉皮,一到晌午就要收手,再做下去,当天的粉皮会晾不干。这批货就算废了。”她扳过儿子的手给我看——小孙戴露指手套的左手指实是一层厚厚的茧,再一看,右手也是。铜旋子导热快,沸水之上,赤手触之很难不烫出血泡。
⑥“钢旋快慢看水温,溜边揭起能囫囵;收补窟窿摊圆整,水油刷晒看阴晴。”老孙慢悠悠唱起老祖宗留下的歌谣,将一张张薄如蝉翼却又饶有筋力的绿豆粉皮移到长竹帘上,这些竹帘子一只只斜靠在院墙上,或平搁在长凳上,场院中像同时升起了几百枚皎洁的圆月,而那些影影绰绰的离心花纹,就像月亮上的桂花树一样,散发着梦幻光泽。风徐徐吹送,新绿豆的清香在场院中鼓荡。强烈的阳光下,粉皮正在脱水,与竹帘子分离时,发出轻微的啪嗒声。
⑦太阳到了天心,一家人做完600张粉皮,连屋顶都被竹帘子占满了。小孙说:跟我们一起吃拌粉皮吧,想来你也看饿了。我笑着应允。
⑧才从铜旋子上捉下来的凉皮,与那些晒干后又泡发的凉皮口感不太一样,更糯,弹力更强,吃在喉咙里像一条滑跳的游鱼。与此同时,刚从田园中摘下来的香、酸、辣、凉等诸般滋味,都与那玉带般的凉皮纠缠得难舍难分,在舌尖唱起了大开大阖的豫剧,那么恢宏,那么醇厚深沉,又那么鲜爽痛快。
⑨我问小孙:回来做凉皮,也是为了在爹娘的膝头,吃一份这样的美味吧?
⑩小孙答:家里的手工凉皮,养活了四代人呢,到我这代要是断了根,有点可惜。2019年深秋,妈给我翻好了冬天的新被胎,让我回家拿,我进门,发现我爹在灶台旁站久了,膝盖竟然不会打弯,要扶着墙才能把竹帘子扛出去,按他的话说,就是想唱戏都亮不出霹雳嗓门了。我很心疼他,也想着,终归是舍不得这些铜旋子敲扁了去换糖吃吧。归来接班,就这么定了。
?此时,秋风平稳安详,农家场院安静得听得见野蜂的飞舞声,院墙上的野菊开得那么鲜活。
(选自2022年12月2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铜旋子:一种铜制器具,像盘而较大,通常用来做粉皮等。
18. 文章题目《接过铜旋子》有什么含意?
19. 根据文章②③自然段内容,补全粉皮的制作过程。
调制粉浆→__________→冷水拨离→浸水挤干→__________
20. 赏析下面句子中比喻的表达效果。
小孙一手持勺,另一手持旋子,都不需要眼睛看,在他手中,铜旋子仿佛不是做活的家什,而是武侠电影中施展绝世轻功的器具,它如轻舟浮漾,也如飞蓬一点,借着臂膀旋动的离心力,迅速吐出一朵一朵的雪莲花,或一只只溜圆的海月水母。
21. 文章结尾处的环境描写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五、书成长之语(50分)
22. 阅读下面材料,选取一项任务写作。
第一棵树:长在陡峭的崖壁上,树根盘绕屈曲,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时常面临风雨雷电的洗礼。
第二棵树:长在热闹的大路边,树冠很大,总能为路人带来阴凉,也时常忍受人们的攀援折损。
第三棵树:长在如画的园林中,树形美观,人人称赞,也时常需要被修剪,甚至扭曲。
哪一棵树最能触动你的心灵?请你结合成长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写作标准: (1)围绕材料中的某一棵树展开,合理选材,中心明确;(2)叙事要写清楚事情的过程,细节真实,详略得当;(3)思路清晰,语言连贯。 | 三棵树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写作标准: (1)围绕“三棵树”的生存价值及自我承担表达明确的观点;(2)论据经得起推敲,能支持论点;(3)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证合乎逻辑,思路清晰。 |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600字;(3)文中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一、寻汉字之美(6分)
1. D 2. B 3. A
二、探自强之道(24分)
琅琊中学九年级一班举行“君子自强不息”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24分)
活动一:识·君子自强第
①. 知不足 ②. 然后能自反也 ③.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 便引诗情到碧霄 ⑤. 秋词 ⑥. 零落成泥碾作尘 ⑦. 手指不可屈伸 ⑧. 宋濂 ⑨. 山入潼关不解平
C
活动二:析·中华自强篇
6. 忧患意识;爱国主义;舍生取义的气节;变革创新。 7. C
8. 中国企业在全球崛起,创新是中国企业崛起的原因;中国在各项产业上不断崛起,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奋力攻坚,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中国自立自强,屹立于世界。
活动三:讲·青年自强篇
9. 自强不息是响亮的号角,能吹奏出激动人心的旋律
10. ①. ⑥ ②. 去掉“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中的“的”。 ③. ④ ④. “扬威世界”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三、辨经典之义(8分)
①. 示例:钢铁只有在烈火和骤冷中铸造,才能够如此坚硬。主人公保尔就是这样,他在残酷的斗争和艰苦的考验中接受锻炼,最终成长为一个拥有钢铁般意志的共产主义战士。 ②. 毛泽东、周恩来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 ③. 示例一:个人主义奋斗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才能找到出路。无论面对怎样的苦难与挫折,都要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用钢铁般的意志去战胜它。 示例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是一个人不断前行的动力。
四、品诗文之味(32分)
(一)(4分)
句意: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文天祥被俘,途径零丁洋,元军逼迫他招降宋军,他写下这首诗,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尾联中诗人直抒胸臆,慷慨激昂,以磅礴的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犹如洪钟长鸣,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二)(14分)
13. 被:同“披”,穿着;兵:兵器;谢:道歉 14. B
15. (1)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进入军营。
(2)但安陵国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只因为有先生您啊!
16. ①. 信守军规、从严治军(忠于职守) ②.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临危不惧、机智果敢) ③. 威武不能屈 17. C
(三)(14分)
18. 表层:指制作绿豆粉皮的工艺流程中,父亲从小孙手中接过铜旋子进行下一步流程;深层:指小孙从父亲手中接过铜旋子这个手艺,将制作绿豆粉皮的非遗手艺传承下去。
19. ①. 凝结粉浆 ②. 摊平晾晒
20.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孙舞动铜旋子制作粉皮时的速度之快、铜旋子在半空中舞动的轻盈动态和小孙做的粉皮的美丽、圆润、晶莹剔透的特点,体现出小孙用铜旋子做粉皮的动作麻利、熟练,技艺高超,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惊叹及赞美之情。
21. 内容上,本文以画面结尾,余韵悠长,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描写了农家场院深秋里平稳安详安静鲜活的画面,点名了时间地点;渲染了静谧闲适、幸福温馨的氛围;烘托了小孙孝顺懂事的美好品质,暗示小孙的绿豆粉皮会越做越好,也暗示了小孙从父亲手中接过铜旋子,使绿豆粉皮这一非遗技艺得以传承,深化文章主题。结构:首尾呼应,照应第一段“去年深秋,去老山村行走”的描写,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五、书成长之语(50分)
例文:
树犹如此
我一直认为形容事物“美得好像一幅画”是粗浅的壁喻。人的感官探求远不止于视之所及,万物有灵且美,又怎能一眼望尽?
我小的时候是一直生长在乡村的,或许是土地的情结使然,我对自然——说来俗气,不若讲是花鸟虫鱼,这些美的丝缕,有着特别的敏感。田间远远吹来的晚风有泥士腥味,野草疯长如围城发出簸簸的哗响。感官似乎插上了翅膀,我自由自在地体味着淳朴、烂漫。当然,我最喜欢的,就是午后打开窗子,听树叶摇动的、清亮如弦拨的音符。
后来,一别乡村与童年,树叶和风一起莎莎地吹来的声音我已渐渐漠然了,习惯了大分贝的喧嚣,似乎我已越发难以捕捉那些微妙的闪光美好。
新租的房子靠近马路,楼层又高,夜里辗转着听见的都是汽笛的高腔。关上百叶窗,那夜色繁华一格一格不加过滤地浸进来,全然霓虹与聒噪。
盛夏的某个午后,我走在大马路上,闲闲散散地乱晃悠。六月天,催开末期的一路栀子,浓郁如蜜的微酸的香味传入鼻间,是我一别经年后熟悉的味道。我的感官似乎被唤活了,我去寻这芬芳的来处。忽然,风阵阵吹来——
听与嗅是埋在心底处最私隐的记忆,只需一个熟悉的韵律,一抹相识的气息,便又勾连出许多时光之下的藏品。
我站在原地,侧耳倾听:是树的歌。“唿——”地起起伏伏,像吟唱一首温柔的诗篇,发出和谐而婉转的共鸣。那声音如光如水,清亮悠长。
我注意到了一棵树。树冠很大,但他在树的合唱里不起眼,默然于某个角落,为路过的人们送去清凉。奇怪,他们在干什么?定睛一看,他们怎么这么狠心用手去折树枝呢?他不是也会痛的吗?他不是那“美如一幅画”中的一员吗,人们怎么就不知道珍惜呢。
那树叶柔柔拂过的地方无不在颤抖,“沙——沙沙”,他似快乐地放声歌唱,如同听着骄傲的歌唱家在展示他的喉咙,但更似被遗弃的孤儿,呜呜地哭泣着。当我闭上眼,伸出手去轻轻抚摸他的树干,侧耳细细品味他的歌声时,我动容了,我的心在滴血。
我肃然起敬。
是的,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马戏团。我很美,可能你也如此,我成绩不够优秀,可能你也如我为之苦恼。我们都曾沉湎于夜色迷离,不曾悉心去听树的声音。我们都曾一次次地逆水行舟,向着荣耀与理想踮起脚尖,但依旧会被现实折腾的伤痕累累。
那是否就甘于平庸,选择沉默呢?那棵茂盛的树,从不曾隐藏自己,从不吝啬自己,也从不埋怨他人,更不会选择寂寂一生。相反,即便遍体鳞伤,他也依然选择在这盛夏的时刻放声歌唱。即便无人守候,他却执着地唱出一曲不逊于任何人的乐章。
我相信着,只要有风来,只要有树在,生活总还不会令人绝望。每个人何尝不是一棵树?姿态各异,人生也宛然不一。可是,无论是谁,只要你闭上眼睛,就能听见那棵树在你的心底唱出的小小音符,这样我们又有了前进的动力。
树犹如此,人将如何?
凝视着这棵放声歌唱的树,我加快了脚步。
例文:
以阳光之心坦然面对
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智慧与能力并存拼的是心态!这是一个拼搏的时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靠的是坦然。
坦然面对,用阳光之心活出精彩。就像材料里的三棵树,不管表面多么光鲜亮丽,它们都在忍受着自己的苦楚,这便是阳光。“万事到头终是梦,休休”对于官场失意又报国无门的苏轼来说,再合适不过了。他的一生,充满了辛酸与落魄。他常常感叹明日如梦,消愁自遣。他渴望从那唯一不变而又与世无关的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中寻得超脱与慰藉。但又无法与权势的王朝相抵抗。他不想超脱,又不甘堕落。只是借由江水,与客泛舟赤壁之下,借由箫声,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感。人生易尽,不如江水明月的无穷,苏轼把仕途上的失意,化作成了《赤壁赋》洋洋洒洒的文字道出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与客痛饮而眠终结又是何等的乐趣啊!
感悟生活,用阳光之心活出精彩。“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当低矮的牢房里传出叹息的声音,当昏暗的烛火只剩下了豆点般的灯光,那百般的煎熬和种种屈辱,深深地刺痛了一位隐忍苟活的心。当司马迁忍受屈辱,决定苟活于世时,他对生活燃起了无穷的勇气,用有意义的一生对挫折微笑,用《史记》诠释了希望,用平常心对待生活。终于,司马迁向世人证明了生命的永生!
对挫折微笑,用阳光之心活出精彩。一曲《月光曲》是贝多芬坎坷人生报以世人最灿烂的微笑,一篇《史记》是司马迁回报世人多艰命运的赞歌,小人物能创造大事迹,平常心方可成就精彩人生。白杨树虽平凡简单,但却有价值,有生命力。虽然枝叶稀疏,外表朴实,却依然坚韧高大!
或许,人生中还有太多太多难以想象的挫折,在这个讲究效率讲究速度的世界里,真正拥有阳光之心的又有多少呢?坦然面对,才不会惧怕风雨,纵是披荆棘,斩乱麻,头悬梁,锥刺股,也会有能力和信心去抵抗,比赛,往往比的不是实力而是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