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集中系统地阐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该首要任务是( )
A.全面从严治党 B.农业现代化 C.坚定文化自信 D.高质量发展
2.2023年4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政策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包头举行,主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建设“模范自治区”是为了( )
①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②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③获得国家的帮助扶持 ④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揭示出学习要( )
A.养成良好的习惯 B.掌握科学的方法
C.采取合适的方式 D.保持浓厚的兴趣
4.有人说,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下列说法体现“读懂家”的是( )
①甲同学:“我要把家布置得美美的,让家更温馨”
②乙同学:“考试‘考砸了’,我特别烦父母的唠叨”
③丙同学:“尽孝在当下,我要传承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
④丁同学:“我爱我家,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网络泄密危害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这警示人们要( )
①提高媒介素养 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③增强法律意识 ④充分认识网络弊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雷锋曾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这告诉我们( )
①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②个人努力是集体发展的动力
③个人在集体中获得力量 ④集体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奉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陆鸿,幼时因高烧致残。职高毕业后,屡次求职碰壁但并未消沉,他自主创业成立了公司,并为21个残疾人家庭撑起了一片蓝天,被评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获此殊荣是因为他( )
①身处逆境自强不息,勇于战胜挫折 ②积极维护他人利益,放弃个人利益
③倾情服务奉献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④秉持积极人生态度,活出生命精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漫画《转变》表明,依法治国需要( )
①政府部门严格依法行政 ②公职人员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 ④行政机关法定职责必须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3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对此你的理解是( )
①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
②改革开放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共同富裕
③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
④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这是( )
①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③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需要
④不断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根本出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4个小题,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宪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 |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第一款 |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
概括上述法条的共同点并分析我国法律作出上述规定的原因。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经五千年,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逐步形成,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壮阔百年间,中国共产党创建并不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一如既往地百折不挠、团结奋斗,迎来了党的百年华诞、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充分彰显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
伟大成就彰显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请你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同学在“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单元的学后反思中,梳理学习收获与困惑如下:
学习内容 | 学习收获 | 学习困惑 |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 只有具备了完善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完善的国家制度更重要呢?还是国家机构依法行使职权更重要呢? |
我国国家机构 | 只有国家机构依法行使职权,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
结合材料,运用“坚持宪法至上”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知识,评析该同学的学习收获并为他解惑。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科技、人才事业蓬勃发展,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为此,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整合在一起,作为战略任务统筹部署,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材料二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通过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现代化,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世界谋大同的现代化。
(1)结合材料一,分析党的二十大为什么统筹谋划教育、科技、人才建设。
(2)结合材料二,基于当今世界的特点,谈谈中国式现代化将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3)创新改变生活,劳动创造幸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青年一代的踏实劳动,请你就此向广大青年发出两点倡议。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A
6.B
7.C
8.B
9.A
10.A
11.法律对未成年人保护作出特殊规定。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保护。
12.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丰富和发展,它来源于中华民族精神,其价值表现在历史成就取得过程中。伟大建党精神为我们百折不挠、团结奋斗,迎来建党百年、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精神支柱、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1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由此可见,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国家制度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由此可见,只有国家机构依法行使职权才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综上所述,人民当家作主,不仅需要完善的国家制度予以保证,而且需要通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来实现,二者缺一不可。
14.(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资源。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统筹谋划教育、科技、人才建设,才能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2)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式现代化在推动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同时,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发展。
(3)青年要在劳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参与创新实践活动,为创新型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要践行劳动精神,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