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简答题
1、在建筑中为什么要设伸缩缝?
2、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3、沉降缝与伸缩缝有何不同?
4、建筑中交通联系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包括哪些空间?
5、确定民用建筑中门的位应考虑哪些问题?
6、屋顶的设计要求 屋顶设计应考虑其功能、结构、建筑艺术三方面的要求。
7、楼梯的作用及设计要求有哪些?
8、简述楼、地面设计的设计要求有哪些?
9、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各部分有何作用?
10、公共建筑的楼梯按使用性质分有哪几种类型?如何确定它们的位置。
11、简述刚性防水屋面的基本构造层次及作用?
12、屋顶的坡度是如何确定的?
13、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各部分有何作用?
三、简答题
1、建筑物处于温度变化之中,在昼夜温度循环和较长的冬夏季循环作用下,其形状和尺寸因热胀冷缩而发生变化,当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因变形大而开裂。通常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断开,以免建筑物变形或开裂。
2、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一)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竖缝,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 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基础不要断开。 (二)沉降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沉降缝把建筑物划分成几个段落,自成系统,从基础、墙体、楼板到房顶各不连接。通常设(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 (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三)防震缝: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区,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震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的垂直缝称为防震缝。 缝的两侧应有墙,基础可断可不断开。最小缝隙尺寸为50 ~100 mm。原则:(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并且楼板高差较大 (3)各组成部分的刚度截然不同 。
3、二者的作用不同:沉降缝是为了避免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结构内将产生附加的应力,使建筑物某些薄弱部位发生竖向错动造成开裂而设的缝隙。伸缩缝是为了避免当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因温度变化造成开裂而设的缝隙。
二者在构造上也有所不同:沉降缝要求从基础到屋顶所有构件均须设缝分开,使沉降缝两侧建筑物成为独立的单元,各单元在竖向能自由沉降,不受约束。伸缩缝要求将建筑物的墙提、楼层、屋顶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必断开。
4、交通联系部分解决房间与房间之间水平与垂直方向的联系、建筑物室内与室外的联系。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坡道),交通枢纽空间(门枯、过厅)等。
5、确定门的位要考虑:室内人流活动特点和家具布的要求,尽可能缩短室内交通路线,避免人流拥挤和便于家具布。面积小、家具少、人数少的房间,门的位最主要考虑家具的布,争取室内有较完整的空间和墙面。面积大、家具布较灵活,人数多的房间,门的位主要考虑人流活动和疏散的方便。
6、(1) 功能要求: 屋顶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能抵御自然界各种环境因素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屋顶应能抵御气温的影响。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相差悬殊,通过采取适当的保温隔热措施,使屋顶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以便给建筑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也是屋顶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2) 结构要求: 屋顶要承受风、雨、水等的荷载及其自身的重量,上人屋顶还要承受人和设备等的荷载,所以屋顶也是房屋的承重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房屋的结构安全,并防止因过大的结构变形引起防水层开裂、漏水。
(3)建筑艺术要求: 屋顶是建筑外部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屋顶的形式对建筑的造型极具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变化多样的屋顶外形和装修精美的屋顶细部,现代建筑也应注重屋顶形式及其细部的设计,以满足人们对建筑艺术方面的需求。
7、楼梯的主要作用是:交通及疏散。
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即保证有足够的宽度与合
适的坡度;2)保证楼梯通行安全,即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并具
有防火、防烟、防滑的要求。3)造型美观。
8、楼、地面设计有下列要求:
1)具有足够的坚固性,即要求在外力作用下不易破坏和磨损;
2)平面平整、光洁、不起尘、易于清洁;
3)有良好的热工性能,保证寒冷季节脚部舒适;
4)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舒适感,隔声;
5)在一些情况下要求防水、防火、耐酸碱等。
9、基础: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将房屋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
墙体(或柱):建筑物垂直方向的承重构件。
楼板层及地坪层:水平方向承重构件,并分隔建筑物竖向空间。
楼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构件。
屋顶:围护、承重、美观、保温、隔热、防水等功能。
门窗:提供内外交通、采光、通风、隔离的围护构件
10、有主要楼梯、次要楼梯和消防楼梯(或专用楼梯)。
主要楼梯布置在主要出入口附近较明显的位置上;次要楼梯布置在次要出人口附近,或建筑物的转折、交接处;消防楼梯常设于建筑物端部。楼梯宜布置在建筑物朝向较差的一面或转角处。
11、1)结构层: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应具有足够的刚
度和强度。2)找平层:保证防水卷材铺贴在平整的基层上。3)
隔离层:为减少结构层变形及温度变化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设
于防水层之下,又叫浮筑层。4)防水层:刚性防水屋面的主要构
造层次,可采用防水砂浆抹面或现浇配筋细石混凝土的做法。
12、各种屋顶的坡度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它与屋面选用的材料、当地降雨量大小、屋顶结构形式、建筑造型要求、以及经济条件等有关。屋顶坡度大小应适当,坡度太小易渗漏,坡度太大费材料、浪费空间。所以确定屋顶坡度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13、基础: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将房屋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
墙体(或柱):建筑物垂直方向的承重构件。
楼板层及地坪层:水平方向承重构件,并分隔建筑物竖向空间。
楼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构件。
屋顶:围护、承重、美观、保温、隔热、防水等功能。
门窗:提供内外交通、采光、通风、隔离的围护构件。
出自:青书学堂 >> 兰州理工大学-工程管理-房屋建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