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问题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路。”既反①,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日:“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竞日,门
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注】①杨子:即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②党:这里指亲戚朋友。③竖:童仆。④反:同“返”。⑤奚:为什么,怎么。⑥之:往。⑦移时:历时,指长时间。⑧命:指杨子的想法或见解。
1.邻人追羊前后,杨子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联系这些语句的内容,说说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不回答门人提问的原因。
3.从这则寓言故事演变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解释这一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答案: 1.邻人追羊之前,杨子对多人去追一只羊感到奇怪,并且有几分揶揄之意。邻人追羊回来,杨子容貌戚然,不说不笑,也不回答门人的提问。 2.翻译:(1)岔路之中又有岔啊,我不知道(羊)往哪儿跑了,所以回来了。(2)弟子感到很奇怪,问“羊,是不值钱的家畜,又不是您的,而您不说不笑的,为什么呢?” 原因:杨子陷入了深深的哲学思考中,他感到世间万事莫不有歧路,莫不使人迷茫,这令他“悲戚”,令他“不言”“不笑”。而他的门人以为他是在替邻居为没有追回来羊而惋惜,不能理解他的思想境界,他认为与门人没有交流的基础,所以没有回答门人的提问。 3.成语:歧路亡羊。这一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出自:江开 >> 高起专语文

王老师:19139051760(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