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述埃尔桑报团
简述埃尔桑报团
①业主罗贝尔·埃尔桑(1920-1996)在二战时曾服务于贝当傀儡政权,战后初期经营广告公司和地方报纸。1950年创办《汽车报》依靠刊登汽车广告致富。
②1972年后陆续购得几家大报,《费加罗报》(1975年)、《法兰西晚报》(1976年)、《震旦报》(1978年)等,一跃而为法国最大报团。
③80年代末,该报团拥有40多家报刊,占地方日报总发行量的26.4%,巴黎日报总发行量的38%。它还控有通讯社(报业新闻总社)、广告公司以及印刷厂等。
④埃尔桑被称为“法国的赫斯特”,擅长用地方新闻、甚至黄色新闻提升报纸的发行量。为此,在1975年收购《费加罗报》时,曾遭到该报编辑人员的强烈抵制。埃尔桑在新闻界的兼并也招来社会各界的非议,1984年议会通过反报业托拉斯法(规定兼营巴黎和地方报纸的报团,其发行量不得超过同类报纸全国总发行量的10%),这条法令被称为“反埃尔桑法”。
3.简述普利策与《世界报》
(1)美国现代报业的奠基人普利策,883年买下纽约《世界报》。
(2)办报方针:一是注重社会热点问题的评论和报道,揭露时弊,反映民情,提倡改革;二是采用煽情主义和耸人听闻的手法,大量刊登社会新闻、警察局新闻,以广发行。这一方针体现了实用主义的思想。
(3)办报特点(美国新闻史学者莫特):①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为骨干,辅以轻松或有刺激性的新闻以吸引读者;②发起社会运动(例如为建造自由女神保台座募捐),推动改革,扩大影响;③重视社论,以支持新闻报道;④篇幅多、报价低;⑤广泛运用新闻图片;⑥重视报纸发行,用各种奖励办法扩大销路。这种办报方式代表了当时美国报业的新潮流,因而被称为“新式新闻事业”。
(4)普利策设立普利策新闻奖和创办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
(5)传记作者斯旺伯格对他的评价:“批评的眼光,永不满足的精神和追求美好的愿望是普利策的天性。”所以,他在办报中,能将趣味性、刺激性和教育性完美地结合。
(6)普利策自言:“只要崇高的理想,兢兢业业的正当行为,对于所涉及的问题具备正确知识以及真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使得报刊不屈从于商业利益,不寻求自私的目的,不反对公众的福利。”
出自:江开 >> 湖南大学-外国新闻传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