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述《泰晤士报》在世界新闻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试述《泰晤士报》在世界新闻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泰晤士报》创刊于1785年1月1日。该报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Daily Universal Register),创办人是印刷商约翰.沃尔特,1788年改为现名。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报导奠定了该报的发展基础。到1803年沃尔特儿子小沃尔特接手《泰晤士报》时,对《泰晤士报》进行了全面改革:1.在经营方面,该报完全割断和政府的联系,依靠广告和发行收入而充分自立。2.在报道方面,它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派遣干练的记者奔赴国内外热点地区采访获得许多独家新闻, 1815年拿破仑滑铁卢战败的消息就是由《泰晤士报》抢先报道的。当时《泰晤士报》在国外的影响力很大,以至于报社的驻外记者常被人们视为第二大使。3在言论方面,它崇尚独立,通过遍布全国的记者网经常了解各基层的情绪和意见作为评论依据,因此逐步成为舆论界的重要力量。4在技术方面,重视新技术,率先采用蒸汽印刷机、轮转印刷机,不断提高印刷质量和速度。19世纪成为世界唯一的大报,编辑和经营分离,这是报业发展的一个新标志,对于报纸编务质量的提高和报业经营的扩大都具有重大意义。
(2)20世纪初,由于便士报的冲击发行量锐减。1908年,英国第一位报团业主哈姆斯沃思(后来被封为北岩勋爵)从沃尔特四世手中购得只剩下3.8万发行量的《泰晤士报》主要股份,1914年将该报改为便士报,由于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消息的社会需求大增而保持了30万份的较高发行量。1922年哈姆斯沃思逝世,报纸又面临财政困难,于是主要股权转手给与沃尔特家族有血缘关系的阿斯特(H.Astor)。此后该报在总编辑道森(G.Dawson)持续20年的主持下,继续保持了高雅风格。1966年,该报转手来自加拿大的报团老板汤姆森(后来他被封为英国勋爵)。
(3)汤姆森旗下的《泰晤士报》面临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而改革的每一步又意味着员工的裁减,罢工事件不断。1978年《泰晤士报》由于职工连续11个月的罢工,使得他无力承受而转手来自澳大利亚的报团业主特.默多克。他同时还接手了《星期日泰晤士报》。为了防止工人因技术革新裁减人而罢工,默多克秘密在伦敦东郊瓦坪建设新式印刷厂。1986年1月25日夜间,默氏将他的新闻集团一举迁出几百年来伦敦报业最集中舰队街,开始在新式印刷厂印刷报纸,告别了铅与火。这一行动引发其他报纸的效仿,导致新的更加激烈的新闻竞争。默多克新闻集团所属的工人从2000人锐减到570人。默氏对报纸版面也进行了改革,使得版面较过去活泼一些,运用相当高级的彩色印刷技术。现在的《泰晤士报》发行量约60万份,虽然远不及英国数百万发行量的大众化报纸,但是对舆论的影响力和声誉,依然居首位。
出自:江开 >> 湖南大学-外国新闻传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