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问题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1,你如何看待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新取向?

答:要点: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新取向是用户满意原则,也就是社会和公众的意愿与要求是公共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公共管理中倡导用户满意的理念,其目的在于改变传统上公共部门的权威心态和公共部门为尊的状况,从而为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坚持以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来测评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 首先,要明确公共管理的具体服务对象,即明确用户的含义。 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指出“大多数美国政府都是顾客盲”,不知自己的行政顾客是谁,并非只是美国特有的现象。其他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我国行政领域中并不罕见的“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围着上级转,围着领导转”现象,也表明我们的许多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并不明了自己的具体服务对象;一个行政机关如果连自己的服务对象是谁都不清楚,又怎能做到使服务对象满意呢?当然,更无从调查社会对他们行政服务的满意程度了。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用户,尊重用户,时刻为公众的利益着想,并把这种观念上升为组织文化,成为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 第二,要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结构。 这是设计标示服务对象受益状态指标体系的逻辑前提。要测评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理当先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结构,并加以分析、综合、 归类,据此设计能够准确标示出服务需求满足程度的具体指标体系。目前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之所以存在指标完成情况良好,而服务对象满意度低的悖反现象,主要是因为评价指标与服务对象的需求结构不相切合,关系疏远。某些指标的超额完成,如计划生育领域的人流人次、超生罚款,非但不是工作绩效高的标志,恰恰是工作不力、绩效低劣的证明。如果对超额完成人流人次、超生罚款的计生部门进行奖励,无异是奖励失败,对此服务对象又怎能表示满意!  第三,要建立与用户(公众)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 针对用户的需要,设计、提供理想的产品或服务,加强与用户的直接互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用户的期望,并将此信息作为改进工作和管理的方向。鼓励用户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来,在参与过程中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意愿。只有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公共部门才能真正了解其服务对象的真实需要,才能更好地为其用户提供服务,才能准确地把握其用户的受益程度,同时,也有利于公众对公共部门活动的监督。

出自:江开 >> 公共管理学

王老师:19139051760(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