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
分权理论认为在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的划分中,地方拥有更大的财政支出和收入权力将对公共产品供给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有施蒂格勒的最优分权模式、奥茨的分权定理、特里西的偏好误识论、布坎南的俱乐部理论、蒂伯特的“以足投票”理论。
施蒂格勒:地方政府更接近公众,更了解辖区内的选民需求和偏好;各地区居民有权通过投票对公共产品供应的水平和数量进行选择。由中央政府统一提供公共产品不经济,各地方应该自行确定本地公共产品的数量和种类。
奥茨分权定理:既然公共产品的成本是同样的,那么由地方政府将一个帕累托有效的产量提供他们各自的居民,则总要比由中央政府向全体选民供给任何特定并且一致的产出要有效得多。
特里西:如果信息是完全的、准确的,那么由中央政府或由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是一回事,没有差异。但是,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因此,接近于选民的地方政府则能较好地了解掌握居民的偏好,而中央政府所掌握的关于选民偏好的信息则带有随机性和片面性。
布坎南的俱乐部产品:增加一个人导致的人均成本的节约恰好为增加的拥挤成本所抵消时,辖区就达到了最佳(人口)规模。
蒂伯特“以足投票”:如果居民在社区间的流动性未受到限制的话,许多居民会选择去其他地方政府关于公共服务的预算更能满足其偏好的社区居住。
据此,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建立科学的政府间补助体系、规范政府的投资行为是中国地方公共经济改革的主要任务。(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