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年1月,F县政府下发了《F县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及考核奖惩办法》,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逐层分解到县直部门和各个乡镇,并制定了严厉的考核奖惩办法。因未完成任务,教育局局长陈某被停职并予以行政记过处分,民政局局长李某被免职并予以行政记大过处分……。结果造成:是“逼官造假”,全县上报招商项目100多个,实际只有30多个;二是“问题项目”,多个项目存在各 种隐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县政府的做法有何不妥? (2)结合案例,说明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3)如何实现县级政府的职能转变? [ 10 分 ]

答案
(1)F县政府的做法属于职能“越位“,其出于追求政绩,提出不契合实际的”达标升级“要求,这超出了本地的需求和能力范围,从而导致出现了”逼官造假“和”问题项目“这两个严重后果。 (2)F县政府的做法属于职能“越位“,其出于追求政绩,提出不契合实际的”达标升级“要求,这超出了本地的需求和能力范围,结果出现了很多”逼官造假“和”问题项目“。现实中,还存在有职能”缺位“,这主要表现在对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承担起影友的责任,欠账较多,农业税费改革引发的县乡财政紧张有可能使”缺位“现象进一步加剧。县乡政府职能的”错
位“加深了农村的社会经济矛盾,因此,县政府职能的转变非常必要。 (3)县乡政府最贴近农民,更容易获得和把握农民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信息,由县乡政府分析和利用这些信息,可以避免信息在政府间传递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信息不对称乃至信息失真,从而可使公共支出的安排更有效。与中央和省级政府相比,由县乡政府负责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信息搜寻费用低、安排的项目针对性强和更便于引导农民参与等优势。 要实现县级政府职能转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本的公共管理服务。 第二, 落实中央提出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的目标,促进县域范围内的公共事业的发展。一方面,为辖区内农民提供教育、卫生、环保等公共物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完善农村优抚、救济、救灾等社会保障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仰赖、医疗事业保障制 度,创建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 第三, 把握辖区的社会经济走向,特别是区域的比较优势及其变化,并通过制定新农场建设规划和提供政策指导,为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