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它在短期和长期中有何不同? [ 10 分 ]
(1)菲利普斯曲线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一曲线是新西兰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57年的统计资料提出来的。这条曲线表示,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 高。因此,如附图所示,横轴代表失业率(U),纵轴代表货币工资增长率(W),菲利普斯曲线(PC)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 曲线。根据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决定了价格增长率,所以,菲利浦斯曲线也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 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
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把菲利浦斯曲线作为调节经济的依据,即当失业率高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承受一定通 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当通货膨胀率高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借助提高失业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浦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论述了短期菲利浦斯曲线、长期 菲利浦斯曲线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浦斯曲线,以进一步解释不同条件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以理性预期为依据解释了菲利普斯曲线。他们既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也不同意货币主义的说法。他们认 为,由于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以后实际发Th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不会出现短期内实际通货膨胀率大 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情况,所以,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都不存在稳定的交替关系, 菲利浦斯曲线只能是一条垂直线。
(2)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考虑的时间长短、预期与实际通货膨胀率的比较、曲线图和政策含义等方面存在不同。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表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发Th的通货膨胀率前提下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 货币主义者认为,在短期中,工人来不及调整通货膨胀预期时,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可能低于后来实际发Th的通货膨胀率,因而工 人得到的实际工资小于先前预期的实际工资。在此前提之下,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可以以通货膨胀为代价来降低失 业率,使之低于自然失业率。但工人将根据实际上发Th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或迟或早,一旦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 事实上发Th的通货膨胀率相一致,失业率将回升到自然失业率的水平。所以,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浦斯曲线只在短期中可以存在。长期菲利浦斯曲线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发Th的通货膨胀率时的菲利浦斯曲线。在长期中,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等于 实际发Th的通货膨胀率时,实际的失业率便等于自然失业率。这就是说,在长期中,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实际失业率总是 固定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因此,在短期内存在的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浦斯曲线在长期中变成位于自然失业率这一点上的垂直 线。它表明在长期中,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并不存在交替关系。货币主义者提出了长期菲利浦斯曲线的概念,并用以证明, 在长期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出自:文鼎教育 >> 乐山师范学院-宏/微观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