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简述木刻的空间与质感的处理?
参参考考答答案案:: (1)、木刻的空间应用 空间与形体的观念是绘画中最基本的观念。透视法是表现空间深度的最佳手法。相对于所谓 科学的西方透视法而言,而东方艺术则利用绘画中的对比关系(所谓的非透视法——散点透视),如大小、长短、粗细 及色彩的对比等,以平面的图象表现空间深度,是一种特殊的创造。原因在于画家对自己创造的视觉形象的重视,超 越了理念,突破了透视的束缚,创造了更加自然的抽象深度空间,具有强烈的表现力。被众多西方现代画家所重视和 借鉴。 在不同的质的点、线、面的对比中,可以产生不同深度和推移空间的效果。 (2)、木刻表现空间的方法 (A)、 焦点式的处理手法 (B)、利用形体结构对比表现深度 (C)、应用透视法表现空间 利用透视法表现空间深度是木刻中 最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 (D)、应用非透视法表现空间 (E)、空白的应用与空间表现 (F)、非透视法与透视法的结合 变化表现空间 (3)、木刻中的质感处理 木刻艺术不单要求表现视觉印象的真实性,同时要重视画家视觉印象的感觉 与认识的表现,充分体现木刻的概括、强烈、有力的特征。而形象的刻划往往借助于质感的表现,质感的表现是探索 形式美的重要主题之一。木刻的质感处理,分为两个方面。 (A)、通过物象的形体外貌来表现质感 质感作为物体外 貌的表现,是与内容所具有的意义不可分隔的。按其性质可分为光滑与粗糙、软与硬、流动与凝固、紧密与松散、 透明与不透明等等。 木刻作品中的质感处理相当细致,要靠刀法、轮廓、结构、黑白等因素来加以调节。 在用色 调表现物象质感时,应注意光源变化,结合物体的体积和运动去表现。 (B)、从不同物质的质地、结构来表现质感 由 物体质地来认识质感的方法,在传统绘画中普遍应用。常以概括的象征性的符号加以程式化的处理,如山、水、火、 云、烟、树等,木刻中应用这类手法,可使物体的质感表现得到形象鲜明,富有装饰美的特点。我国复制木刻及民间 年画中常用此法。 总之,木刻作品中的质感处理不但要从物体的外部去观察,还要从内容、质地、结构、性能等方 面加以分析,在对比中求得有效的表现方法。
出自:文鼎教育 >> 乐山师范学院工艺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