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问题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进行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并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误区。 在一些教师的观念中,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应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讨论就不足以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笔者曾观摩了一些全国性的语文教学大比武活动,参赛选手共上了14节课,其中有11节课都采用了分组讨论的形式。在一定意义上,不适宜的分组讨论已经成为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流弊’。 新课程的课堂中,满堂问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以为多问就体现出了新的理念。学生被教师纷繁芜杂的‘问’搞得迷迷瞪瞪、晕头转向。笔者曾统计过,某个老师上公开课从开始一直‘问’到底,总共设计了60多个‘问’,课堂被‘问”得乱七八糟。”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谈谈如何把握教学方法的实质,以及如何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

(1)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主要有 ①对教学方法的本质理解存在偏差。(2分) ②教学方法运用不当。(2分) ⑵教学方法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2分) 教学方法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1分) 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价值观(1分),教学方法要受特定的课程内容的制约(1分),教学方法受教学组织的 影响(1分)。 (3)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当符合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①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2分) ②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特定课程内容。(2分) ③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形成一个拥有内在统一性的体系或结构。(2分)
王老师:19139051760(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