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问题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我认为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而社会便是许多个人的有机结合。如果从儿 童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 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的集体。” 以上材料反映的是课程内容选择的哪一种取向?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您对这一取向 的认识。

(1)材料中反映的是“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这一取向。 (2)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存在着三种典型的观点: ①被动适应论。被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②主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③超越论。超越论认为当教育及课程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起来之后,学校课程与其他社会生活经验的关系是一种对话、交往、超越的关系。学校课程主动选择社会生活经验,并对社会生活经验不断批判与超越,而且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3)材料中的观点正是反映学校课程对社会生活的主动适应。 (4)杜威认为学校课程是“经验课程”,“经验课程”的基本形态是“主动作业”。杜威倡导的“主动作业”就是把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加以提炼概括,使之成为学生在学校中从事的活动,学生在从事“主动作业”的过程中,在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互动合作的过程中,会不断生成社会情感、社会态度和社会价值观。 (5)杜威关于“学校课程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理念是现代课程论发展的里程碑。这种 理念直接启发了后来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的发展。
王老师:19139051760(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