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问题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阐述木刻中几种光线的处理方法及情感?

(1)、侧光的处理方法 侧光最宜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光由物体的侧面投射过来,使物体的明暗转折产生强烈多变的效 果,使画面富有空间变化,木刻中应用侧光较为多见,要谨慎处理反光和其它光源,在黑白两部分中布置灰色调,适当放 弃一些细节,以免形体产生破碎而失败。 (2)、平光处理方法 平光是将光线90度垂直投向物体,物体正面受光,受光面 变得非常大,阴影部分的黑色,被压缩到最小程度,灰色的过度面也就更为狭窄。从画面的整体效果来看,白色多于黑 色,画面产生一种轻快明朗的感觉。结构特征明显、突出。此种方法要求作者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和技术能力。平光 的木刻宜以阳刻处理为主,刀法组织要求精确,对物体的结构表现要严谨,要注意黑白变化的均衡与呼应。相反,如果 在造型能力与刀法表现不佳的情况下,画面极易出现松散、生硬、粗糙之弊病。 (3)、背光的处理方法 光源在物体 的背后,此时,物体的大部分处于黑色的阴影中,灰色调大大减少或完全消失。画面物象几乎成为一种剪影。背光是 把物象的光影概括到极至的一种处理方式,它使画面产生极特殊的艺术效果。利用物象的鲜明轮廓及强烈的黑白对 比,使画面达到强烈醒目、含蓄的目的。 但处理不当,极易出现画面简单化的倾向,给人粗制滥造的印象。 背光的艺 术处理应更多的从雕塑艺术中求得借鉴。雕塑是以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塑造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雕塑作品对不同 光源作用下,轮廓表现的完美性有很高的要求。它要求在被光影所概括了的形体轮廓中,使人感到起伏强弱的变化认 识作品的节奏与旋律的特征。轮廓的形式美给人以感染,就好象我们在田野上看到日落时山丘所产生的空幻莫测的 印象一样。 (4)、无光的处理方法 无光处理的概念在于以光影变化为主要表现手法的处理方式。就是以物象的轮廓 和结构线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处理方法。虽然画面中线的强弱、粗细、疏密等仍可以使物象产生体积感,但画的总体 表现是平面的。 无光处理的方法使木刻画面清新,线条具有节奏感和装饰美,呈现出东方艺术的风格。在刀法表现 上亦可自由发挥,或是精雕密镂或是粗犷豪迈,均有充分的余地。 无光的处理方法: 一种是象碑刻拓片似的阴刻方法, 或是阳刻;再就是以线为主加以黑白变化的方法。 中国木刻应用无光的表现方法取得了极好成绩,新兴木刻七十年 来探索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在吸收传统绘画、民间艺术(如年画、剪纸)特点的基础上又融合西洋美术的优点,创造出 独特的民族木刻形式,表现了中国的民族风格。 (5)、光的自由处理方法 在创作中对光的特殊处理还有顶光,底光等 方法,但不具有普遍意义。在创作中木刻家常常依创作内容与表现需要,以某种光线的处理方法为基础,并自由运用 其他方法放在同一画面之中。这种表现明暗而又不拘泥于统一光源,既运用主观创造的黑白又兼用明暗色调的对比 方法也是多见的。 这种方法将大胆的概括与入微的刻划,写实与不写实的方法统一起来,就充分的表现了木刻灵活 多变的特点,并使木刻产生无限的趣味。但这种木刻样式的处理方法,控制画面的难度较大,一但失度便产生繁琐,跳 动和零乱主次不分等缺点而失去画面的统一。
王老师:19139051760(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