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问题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论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是一种封建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封建王朝在边疆民族聚居区和杂居地带实行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是 中央王朝对内属的各民族或部落酋长(首领)封以官爵,赐以名号,让其世袭统治原有的个民族人民,中央王朝只通过这 些民族首领进行间接统治;同时,又规定各民族首领必须承认是中央王朝委派的官吏其统治区域是中央王朝统治下 的一部分,并听从中央的征调,按期交纳一定的贡赋。土司制度的源头是两汉时期的羁縻制度,是一套较为严格的管 理制度,它是由羁糜政策发展、演进而来的, 一些管理办法粗具雏形, 始于元代,大盛于明代,各种管理办法臻于完备,衰 落于清代, 制度逐渐瓦解、废弃。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用来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经济上,土司制度实行 的是封建领主制经济,领地上的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政治上,土司享有各种特权,采取世袭制,拥有军队,私 设监狱;司法上,拥有独立审判权;文化上,实行“以故俗治”,保持原有的文化教育传统。 土司制度的历史作用:土司 制度作为元、明、清三朝统治南方民族的一种政治制度,对南方各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 ⑴使国家空前的统一。⑵ 使封建王朝增加了财政收入,推动了封建制度的发展。元、明、清三朝对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后, 按土司领地大小, 人口多少, 出产情况, 规定了贡、赋。⑶沟通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使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安定、 生产发展。实行土司制度的七百余年间, 在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 除了几次局部的短时间的动乱外, 社会秩序基本 安定。土司制度的实行, 维护了西、南部少数民族地的安定局面, 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发展。(4)使少数民族地 区文化教育逐渐兴起并发展,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封建朝廷规定土司要学习汉文化才能承袭, 土司为了承袭, 世传缓印,也为了增强统治能力, 提高威望, 就努力学习并运用汉文化,土司地区的文化教育也就逐渐兴起。⑸保卫了 祖国领土的完整,土司武装力量在保国卫疆中作了很大贡献。自西藏至东南沿海的万余公里边防海疆, 在明、清时 期, 土司武装力量, 在保国卫疆中曾作出过很大贡献, 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无论王朝 中央内部发生了严重分裂、混战、甚至改朝换代,还是遭受外敌入侵的时候,都站在国家统一的立场上保卫领土、维 护祖国领土完整。说明土司处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负有守土之责,在保卫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做出了特殊 的贡献。 土司制度的流弊: ⑴实行土司制度, 上司统治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政权形式, 具有浓厚的封建割据性。⑵土司 残酷压迫百姓。⑶土司野蛮掠夺土民。土司对土民的征收, 向无一个合理的定制, 完全是由土司任意索取,使土民苦 不堪言。⑷土司荒淫腐化。无论是文献记载, 或是口头流传, 土司的荒淫腐化行为都是很严重的。
王老师:19139051760(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