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 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2分) 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高度的集权政治需要一支庞大的官 僚队伍,而经过科举考试选拔而来的大小官僚是当时整个社会文化程度最高的阶 层。(1分)这些来自科举的官僚,他们以“天子门生”自居,直接效忠于皇帝。 (1分)由于其地位与权力来自皇上的恩赐,因此他们也更加依附于皇权,知识分 子也就成为没有思想的驯服工具,这种状态正是极端专政政治所需要的。(1 分) 第三,科举考试制度给中国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无论是运动、文学、制度、 事业都带有应考的性质,迎合当时主考的意旨,所说之话、所作之文大多与实际生 活不发生关系。(1分)在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中,人们逐渐失去了先秦儒家所强调 的守信、坚贞的文化品质,为了生存而屈膝,为了得官而折腰,为理想而奋斗的仁 人志士寥寥无几,传统社会后期的奴性教育为专制王权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2分)知识阶层在科举制的牢笼之下,缺乏主体意识与创造性思维。明清之后, 在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已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