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开放大学形式与政策形考任务大作业问题:请简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并分析当前应如何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问题:请简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并分析当前应如何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伟大时代诞生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在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建
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成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新境界
2.深入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基本内容
3.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二、分析当前应如何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把握三个关键推进法治建设一是努力形成全民法治思维。全民法治思维的形成在于全民知法、守法、用法,首先是知法,如果大家不知法,那么法律就失去了价值,广大人民群众不知道自己的哪些行为会违法,也不知道如何
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全民法治思维才能知法律之约束,晓行为之规范。形成全民法治思维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抓宣传。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推进法治宣传工作深入开展,充分
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在普法中的作用,办好专栏、专刊和各类法治宣传教育专题节目,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同时注重宣传的内容和方式,运用解读社
会反响大、关注高的典型案例的方式,用“以案说法”达到更佳的宣传效果。另一方面抓教育。结合社会各类人群的实际开展法治教育,重点抓好公职人员和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在社会中公职人员的身
份较为敏感,其违法行为带来的社会影响更明显,这就要求公职人员更应该做好带头示范,约束家庭成员,共同做到知法守法。常说教育从娃娃抓起,那么法治教育更应从娃娃抓起,教育一个孩子可以
带动一个家庭。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孩子反过来也更能影响父母。生活中家长和孩子一起过斑马线,如果是父母没有遵守交规的意识,但孩子说“不能闯红灯”,也会对父母起到约束和教育
作用。二是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是指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良法善治”的立法目标,做到解决问题能有法可循,是后三者的前提和基础。
亚格执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点,必须严格按法律的规定和标准实施法律,坚决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公正司法是坚持司法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
公平正义,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全民守法是将法治观念植根于民心,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四个方面环环紧扣,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形成了新
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格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都在于实施,法律是用来约束和规范行为的,是保障合法权益的,是惩治违法行为的。如果对违法行为不
闻不问不作为或者不严格执法乱作为,那么法律就形同虚设,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三是执法人员更应该对法律存敬畏之心。《史记·商君列传》中提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可
见法是至高无上的。作为实施法律的执法者,自己都不能做到知法守法,如何让被执法人员服从?又如何能执法?如何用法律维持社会秩序?执法人员对自己的岗位和手中的权力没有正确而深刻的认
识,对法律法规缺乏敬畏之心,就容易让自己误入歧途,当你把自己凌驾于法律制度和群众之上时。也就往往是被群众所抛弃之时,受到法律制度制裁之时。所以,不论是执法人员,还是国家机关工作
人员,对法律、制度、规章和纪律都应当怀有敬畏之心,切不可存僭越之心,更别存能逃脱惩处的侥幸心理,必须有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严格依法办事,在每一个重大决策前都能自觉听取并尊重各个
方面专家包括法律专家的意见,也必须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把自己的行为严格约束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要想不被群众所抛弃,就当有常怀民之心:若想不受到法纪制度的惩处,就当自觉遵守各项法
纪和规章制度。这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出自:其他 >> 国家开放大学形式与政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