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
(1)上片写所望之景色,描绘出江野暮秋萧瑟寥廓、浑莽苍凉的景象,充斥着萧瑟、肃杀的悲秋情调。“苒苒物华休”比喻青春时光的短暂,只剩下“无语东流”的长江水,暗示词人的惆怅和悲愁无处诉说。
(2) 下片写登高远眺的感想,抒写了思乡怀人欲归不得的愁苦。“不忍登高”说明词人所处的位置,接下来说明了缘何“不忍”,一是“望故乡渺邈”,因而“归思难收”;二是“叹年来踪迹”,深感游宦淹留;三是“想佳人”之思绪,此乃“不忍”之根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不知她会有多少回误认归舟?相思太苦。最后两句转到自己身上,“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怎会知道我身倚栏杆苦苦思念满怀忧愁?
(3)在词人多篇写羁旅行役的长调中,本篇是最富于意境的典范之作。词的写景层次清晰有序,抒情淋漓尽致,写尽了他乡游子的羁旅哀愁。全词语言通俗,将思乡怀人之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然感情真挚而强烈,跌宕起伏。词中“渐霜风”几句为千古登临名句,苏轼赞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