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
在1000例60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该人群的前列腺癌病人中有70例PSA检查异常;非患者中90人PSA检查异常。该资料能否计算PSA检查用于该人群前列腺癌筛检时的阳性预测值 A、 能,因为有PSA检查异常者数
答案是:参考答案: D
正确指数(约登指数)等于 A、 灵敏度加特异度加1 B、 特异度加误诊率减1 C、 灵敏度加漏诊率减1 D、 灵敏度加漏诊率加1 E、 灵敏度加特异度减1
答案是:参考答案: E
关于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灵敏度愈高,误诊率愈低 B、 灵敏度愈高,漏诊率愈低 C、 特异度愈高,漏诊率愈低 D、 特异度愈高,误诊率愈高 E、 灵敏度愈高,预测值愈高
答案是:参考答案: B
下列哪个疾病适合做大规模的筛检 A、 原位子宫颈癌 B、 乙型肝炎 C、 艾滋病 D、 流行性感冒 E、 麻疹
答案是:参考答案: A
所谓金标准(gold standard)指的是 A、 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快速的方法 B、 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贵的方法 C、 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先进的方法 D、 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
答案是:参考答案: E
如果某项检验指标高滴度与疾病有联系时,将诊断标准降低一个稀释度则很可能会导致 A、 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增加 B、 特异度减小而灵敏度增加 C、 灵敏度减小而特异度增加 D、 灵敏度、特异度都减少 E、 灵敏度增加,特异度则
答案是:参考答案: B
漏诊可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时,要求诊断试验 A、 灵敏度高些 B、 特异度高些 C、 一致性高些 D、 约登指数低些 E、 约登指数高些
答案是:参考答案: A
有关筛检,以下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 为了发现罕见疾病 B、 所筛检的疾病是危害人群健康的严重疾病 C、 一旦筛检发现可疑病例后,有确实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 D、 对所筛检的疾病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E、 筛检的方法不应该对
答案是:参考答案: A
漏诊率是指 A、 实际有病,试验阳性 B、 实际有病,试验阴性 C、 实际无病,试验阳性 D、 实验无病,试验阴性 E、 试验阳性,实际有病的可能
答案是:参考答案: B
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 评价某种试验方法的可靠性指标主要包括特异度和灵敏度 B、 误诊率又称为假阴性率 C、 正确诊断指数=真实性+可靠性-1 D、 灵敏度是指实际有病而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有病的百分比 E、 灵
答案是:参考答案: D
直接影响诊断试验阴性预测值的是 A、 发病率 B、 患病率 C、 死亡率 D、 生存率 E、 罹患率
答案是:参考答案: B
在诊断试验中,并联试验是指 A、 同时使用两个试验 B、 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 C、 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试验 D、 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阴性即诊断为阴性 E、
答案是:参考答案: E
生长缓慢的肿瘤与生长迅速的肿瘤,对于筛检试验可能会导致 A、 领先时间偏倚 B、 病程长短偏倚 C、 选择性偏倚 D、 错误分类偏倚 E、 信息偏倚
答案是:参考答案: B
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一般可从真实性、可靠性、效益三方面评价诊断试验 B、 评价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Kappa值 C、 评价诊断试验效益的指标是预测值 D、 评价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灵敏度和特异度 E、 评价
答案是:参考答案: D
筛检试验在下列哪种情况是最适宜的 A、 患病率高的疾病 B、 患病率低的疾病 C、 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的疾病 D、 病情严重,难以治愈的疾病 E、 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答案是:参考答案: C
筛检试验是 A、 对人群中的早期病人作出诊断 B、 早期发现病人或高危个体的一种措施 C、 评价筛检试验的真实性 D、 评价筛检试验的可靠性 E、 了解筛检试验和金标准在诊断病人方面的符合程度
答案是:参考答案: B
漏诊率是指 A、 实际有病,试验阳性   B、 实际有病,试验阴性    C、 实际无病,试验阳性 D、 实际无病,试验阴性     E、 试验阳性,实际有病的可能
答案是:参考答案: B
评价筛检试验真实性的指标有 A、 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可靠性 B、 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可重复性 C、 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 D、 变异性、灵敏度、假阳性率 E、 一致性、约登指数、假阳性率
答案是:参考答案: C
对某一疾病进行筛检时,经筛检验出的病例有较长的临床前期,这些病例的生存期可能较长。为此,用这类病例来研究疾病的存活期时可能引起 A、 病程长短偏倚 B、 领先时间偏倚 C、 信息偏倚 D、 混杂偏倚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是:参考答案: B
灵敏度是指 A、 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 B、 试验检岀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 C、 筛检阴性者中真正成为非患者的可能性 D、 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为阳性的能力 E、 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
答案是:参考答案: D
反映筛检试验阴性者不患目标疾病的可能性的比例所用的指标是 A、 阴性预测值 B、 阳性预测值 C、 误诊率 D、 漏诊率 E、 特异度
答案是:参考答案: A
直接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 A、 发病率 B、 患病率 C、 死亡率 D、 生存率 E、 罹患率
答案是:参考答案:B
影响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的主要因素是 A、 灵敏度 B、 特异度 C、 现患率 D、 受检人数 E、 重复性
答案是:参考答案: C
筛检试验的目的是 A、 可以对患者进行确诊 B、 为了评价筛检实验的特异度 C、 为了评价筛检实验的灵敏度 D、 防止筛检人群出现漏诊 E、 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
答案是:参考答案: E
筛检试验的可靠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 受检者的个体变异、观察者变异、医院环境变异的影响 B、 受检者的个体变异、生活环境变异、试验方法变异 C、 受检者的个体变异、观察者变异、试验方法变异 D、 医院环境变异、观察者变异、
答案是:参考答案: C
在队列研究中,发病密度是指 A、 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现患(新旧)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提供的人时数总和之比 B、 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提供的总观察时间数之比 C、 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
答案是:参考答案: E
在Framingham研究的最初检查中,人们发现30~44岁男女两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为5%,那么该年龄组男女两性具有发生冠心病同等危险的结论是 A、 正确的 B、 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 C、 不正确的,因为当
答案是:参考答案: B
在一项队列研充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2.2~4.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 A、 危险因素 B、 保护因素 C、 混杂因素 D、 无关因素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是:参考答案: A
在队列研究实施前事先要周密考虑一些问题,但不包括 A、 是否有明确的假设供检验,检验的因素是否找准 B、 所研究疾病的率是否不很低 C、 是否明确规定了暴露因素并能获得暴露资料 D、 是否明确规定了结局变量 E、 是否准
答案是:参考答案: E
在某地进行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和0.07‰,上述研究的相对危险度(RR)为 A、 92.7% B、 0.07 C、 13.71 D、 1
答案是:参考答案: C
下列不属于前瞻性队列研究特点的是 A、 研究人群不稳定时要计算人年发病率(死亡率) B、 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C、 可对暴露组进行随机分配 D、 一次调查可观察多种结局 E、 是由“因”至“果”的研究方法
答案是:参考答案: C
相对危险度(RR)是队列研究中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 RR95%可信区间(CI)的上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即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 B、 RR95%CI的下限<1,认为暴露与疾病
答案是:参考答案: E
选择一个能恰当概括地描述前瞻性队列研究基本特征的最佳答案 A、 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 B、 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加以分组,并能发现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
答案是:参考答案: A
人群疾病的自然史研究,可见于下列哪项研究 A、 病例对照研究 B、 生态学研究 C、 横断面研究 D、 队列研究
答案是:参考答案: D
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 A、 在患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类个组 B、 在患病人群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未患病人群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组 C、 在未患病人群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患病人
答案是:参考答案: D
队列研究中最重要的偏倚是 A、 住院偏倚 B、 转诊偏倚 C、 回忆偏倚 D、 混杂偏倚 E、 失访偏倚
答案是:参考答案: E
队列研究设计在确定暴露因素时要全面考虑的问题有 A、 定量指标、暴露水平、暴露时间、暴露连续性 B、 定性指标、暴露早晚、暴露方式、暴露终止时间 C、 等级指标、暴露先后、暴露主次、暴露起始期 D、 量化指标、暴露有无、暴露
答案是:参考答案: A
队列研究属于 A、 实验性研究 B、 描述性研究 C、 分析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 E、 相关性研究
答案是:参考答案: C
在进行某病的队列研究时,最初选择的队列组成是 A、 患该病的患者 B、 未患该病的人 C、 具有所要调查该项因素的人 D、 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E、 没有所要调查该项因素的人
答案是:参考答案: B
下列哪项不是前瞻性研究的特点 A、 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B、 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 C、 多用于罕见疾病 D、 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 E、 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便于分析剂量-反应关系
答案是:参考答案: C
下列说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A、 前瞻性队列研究较回顾性队列研究时间长 B、 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失访偏倚 C、 队列研究需要按随机方法分配观察对象 D、 队列研究是由因推果的研究方法 E、 队列研究可以计算发病密度
答案是:参考答案: C
在队列研究中,人时数的时间单位最常用的是 A、 小时 B、 日 C、 周 D、 年 E、 月
答案是:参考答案: D
如果研究开始时研究人群病例已经产生,则不能进行 A、 队列研究 B、 前瞻性队列研究 C、 回顾性队列研究 D、 双向队列研究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 E、 病例对照研究
答案是:参考答案: B
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A、 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 发生偏倚的机会少 C、 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 控制混杂因子的作用易实现 E、 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
答案是:参考答案: C
在队列研究中,最常用于分析疾病与危险因素联系强度的指标 A、 RR B、 OR C、 AR D、 PAR E、 P值
答案是:参考答案: A
不能作为队列研究暴露人群的是 A、 一般人群 B、 职业人群 C、 特殊暴露人群 D、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E、 患有某欲研究疾病的人群
答案是:参考答案: E
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 A、 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 B、 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 C、 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 D、 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是:参考答案: A
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 A、 发病率 B、 发病密度 C、 病死率 D、 现患率 E、 死亡率
答案是:参考答案: B
关于相对危险度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不是流行病学病因调查的测量指标 B、 在估计公共卫生措施的影响时比特异危险度更有用 C、 在调查特定疾病的病因时比归因危险度更有用 D、 无效假设值为零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是:参考答案: C
在一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1.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 A、 危险因素 B、 保护因素 C、 混杂因素 D、 无关因素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是:参考答案: D
年龄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A、 无影响 B、 仅对非传染病发生有影响 C、 仅对传染病发生有影响 D、 影响不明显 E、 对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发生均有影响
答案是:参考答案: E
某军区于2014年1〜6月对20万名指战员进行高血压普查,共检出高血压患者200名。下列哪一项表示方法是正确的 A、 发病率为100/10万 B、 罹患率为100/10万 C、 时点患病率为100/10万 D、
答案是:参考答案: E
对急性坏死型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 A、 死亡率 B、 发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罹患率
答案是:参考答案: D
通过描述疾病年龄分布探讨病因, 最好的方法是 A、 出生队列分析 B、 横断面分析 C、 发病率分析 D、 死亡率分析 E、 队列分析
答案是:参考答案: A
某地区40万人,经麻风病普查,查出麻风病人80例,可得出下列哪一项指标? A、 麻风发病率为20/10万 B、 患病率为20/10万 C、 罹患率为20/10万 D、 续发率为20/10万 E、 携带率为20/10万
答案是:参考答案: B
某病的续发率是指 A、 (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接触者总人数)X100% B、 (同等身份的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同等身份人数)x100% C、 (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发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X100% D、 (一个潜伏期内接
答案是:参考答案: C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C、 年龄分布、季节分布、性别分布 D、 季节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E、 种族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
答案是:参考答案: B
在我国20世纪20年代,猩红热重型病例多见,病死率可高达15%-20%,但近年来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有明显降低,几乎未见有病死者。这是疾病在时间分布上表现出的 A、 短期波动 B、 季节性 C、 周期性 D、 长期趋势 E、
答案是:参考答案: D
发病率适用于 A、 慢性病 B、 疾病的长期流行 C、 易于确切指出发病时间的急性病 D、 某病的隐性感染 E、 以上都不对
答案是:参考答案: C
某地进行首次糖尿病普查,可得出 A、 糖尿病发病率 B、 糖尿病罹患率 C、 糖尿病患病率 D、 糖尿病续发率 E、 糖尿病死亡率
答案是:参考答案: C
目前为: 1/3 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