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子盗父母”“父母擅刑”等属于 ()。
A.公罪
B.公室告
C.私罪
D.非公室告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3/8/28 15:35: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秦始皇时期,某地有甲乙两家相邻而居,但积怨甚深。有一天,该地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件
119、
乙遂向官府告发系甲所为。甲遭逮捕并被定为死罪。不久案犯被捕获,始知甲无辜系被乙诬告依据秦律,诬告者乙应获下列哪种刑罚 ()。A.死刑
B.迁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8/28 15:35: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秦朝是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法律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关于秦朝法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A.秦律中规定以身高作为判定是否成年的标准,男性低于六尺五寸的为未成年,未成年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8/28 15:33: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秦律规定: 与盗者“不盈五人”,共赃“不盈二百甘以下到一钱”,只给予流放;但如“五人盗”,赃只“一钱以上”也要“斩左止,有 (又)以为城旦”。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秦律尤其重视对“群盗”的惩治
B.秦律具有残酷性
C.秦律保护人的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8/28 15:33: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
《法律答问》中有这样两段记载: “甲盗,赃值干钱,乙知其盗,受分赃不盈一钱,问乙何论?
”这两段区分的是 ()。同论。”“甲盗钱以买丝寄乙,乙受,弗知盗,乙论何也? 毋论。
A.故意和过失
B.有无犯意
C.自首和告发
D.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8/28 15:32: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以下不属于《法经》的篇目是 ()。
A.户法
B.杂法
C.囚法
D.具法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8/28 15:32: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法经》六篇中,有关侵犯财产的犯罪规定在 ()
A.盗法
B.贼法c.囚法
D.具法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8/28 15:30: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法经》六篇中相当于近代法典中总则篇的是 ()
A.《杂法》
B.《囚法》
C.《具法》
D.《贼法》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8/28 15:30: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关于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国变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商鞅推行连坐制度,鼓励臣民相互告发奸谋.B商鞅“改法为律”,突出了法律规范的伦理基础
C.商鞅取消郡县制,实行分封制,剥夺了旧贵族对地方政权的垄断权D.商鞅提出“轻罪重刑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3/8/28 15:29: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法经》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A.《法经》系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B.《盗法》、《贼法》两篇列为《法经》之首,体现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思想C.《法经》的篇目为秦汉律及以后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8/28 15:29: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西周法官在审判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叫 ()
A.五刑
B.五听
C.五行
D.九刑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8/28 15:27: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 ()
A.明德慎罚
B.法令由一统
C.德刑并用
D .天命、天罚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8/28 15:27: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西周时女若犯七出之条,不能提出休弃的是 ()
A.公公
B.丈夫
C.婆婆
D .姑嫂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3/8/28 15:26: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 ()
A.习惯
B.战争动员令
C.祭祀
D.礼仪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8/28 15:26: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刑名从商”是 ()针对商朝的刑事法律制度而总结的。
A.苟子
B.周公
C.商鞅
D.韩非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8/28 15:25: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人民调解制度形成于 ()
A.抗日民主政权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D.建国后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8/28 15:25: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南宋时,富人甲去世,妻已亡,家中有继子乙及在室女丙。关于甲的遗产继承,依当时法律,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享有全部财产继承权,两没有继承权
B.乙、丙都没有继承权,财产收为官府所有
C.乙享有1/4财产的继承权,丙享有3/4财产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8/28 15:24: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南宋孝宗时期,张员外年事已高,膝下仅有一女,已经出嫁,张员外死后,其妻收养过继了一男103、孩作继子。对于张员外的财产的继承,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张员外已经去世,过继的男孩有全部的继承权
B因为继子过继时张员外已经去世,所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3/8/28 15:23: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元朝法律规定四种等级的民族中,地位最高的是 ()
A.汉人
B.蒙古人
C.色目人
D.南人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8/28 15:23: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以凌迟为法定刑始于 ()
A.庆元条法事类
B.大明律
C.唐六典律
D.庆元条法事类
E.宋刑统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8/28 15:22: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条法事类的编纂始于 ()
A.南宋
B.汉代
c.唐代
D.北宋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8/28 15:22: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条法事类的编纂始于 ()
A.南宋
B.汉代
c.唐代
D.北宋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8/28 15:20: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唐朝贞观年间,一名日本人在长安殴打一名波斯人,造成该波斯人重伤,关于处理此案所应该依据的法律有以下一些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A.按照波斯的法律处理
B由双方协商选择唐朝.日本或波斯的法律处理
C.按照唐朝的法律处理
D.按照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8/28 15:20: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唐律中的“谋危社稷”是指 ()
A.谋大逆
B.谋反
C.恶逆
D.谋叛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8/28 15:18: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关于唐律中五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答刑、徒刑、流放刑、株连刑、死刑
B.答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
C.答刑、羞辱刑、流放刑、经济刑、死刑
D.杖刑、徒刑、流刑、肉刑、死刑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8/28 15:17: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唐代的律疏始作于 ()。
A.开元年间
B.贞观年间
C.永徽年间
D.武德年间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8/28 15:17: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唐律规定,夜半闯入人家,主人出于防卫,登时杀死闯入者,不论罪。唐高宗年间,一人夜半闯入他人宅院,主人出于防卫将闯入者打伤致残,对于这一行为,唐律中没有如何处罚的条文,但依据唐律的刑罚原则,应当如何处罚 ()。
A.不减罪二等
B.如果自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3/8/28 15:16: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隋初制定的 ()代表了隋朝立法的最高成就,它承袭了前朝法制长期发展的经验,经过删繁就简、补充完善,使封建法典的编篡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为我国封建法律的定型作出了极为宝贵的贡献。
A.北周律
B.泰始律
C.开皇律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8/28 15:15: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春秋时就有“赏以春夏,刑以秋冬”之说。后《礼记·月令》详其说,以为春夏万物滋育生长,秋是宇宙永恒的自然法则。董仲舒宣扬“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把“秋冬行刑”冬肃杀垫藏,说加以神化。后代封建统治者将 () 加以制度化。
A.天人感应
B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8/28 15:15: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采北齐之制,将其中的“反逆、大逆、叛、降"改为“谋反、谋大逆、谋叛”,强调将此类犯罪扼杀于谋划阶段;又增加了"不睦"一罪,使十种罪名定型化,并正式以"十恶"概称。
A.魏新律
B.北魏律
C.开皇律
D.唐律疏议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8/28 15:14: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十恶”中的谋反、大逆、不道、不敬等罪名在秦汉时早已有之,但其构成要件、量刑标准却不统。南北朝时期,法律逐渐明确这些罪名的构成,并以最严厉的刑罚对其进行处罚。 ()首次将其概称为"重罪十条”
A.张杜律
B.北魏律
C.开皇律
D.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3/8/28 15:14: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哪部律典改《北齐律》"重罪十条"为"十恶之条”,使之成为镇压被剥削者的法律依据
A.开皇律
B.唐律
C.北齐律D.九章律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8/28 15:12: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由“刑名律”“法例律”两篇合并而成的“名例律”,最早出现于 ()
A.唐律
B.晋律
C.九章律
D.北齐律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3/8/28 15:12: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最早确立“八议”制度的封建法典为 ()
A.魏《新律》
B.《九章律》
《晋律》
D.《北齐律》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8/28 15:12: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开始区分律和令是在 ()
A.西晋
B.北齐
C.曹魏
D.隋朝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8/28 15:11: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
A.《北齐律》
《晋律》B
《九章律》
《北魏律》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8/28 15:11: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8/28 15:10: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几部法典的结构体例,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永徽律疏》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分为12篇30卷
B.《晋律》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并将法典篇章数定为20篇
C.《法经》中相当于近代刑法典总则部分的“具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8/28 15:10: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4
汉朝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监察制度是为了 ()。
A.镇压百姓谋反行为
B.监督官更执法
C.监督诸侯国行为
D.监督百姓言论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8/28 15:08: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汉代曾发生这样一件事情: 齐太仓令获罪当处墨刑,其女萦上书请求将自己没为官奴,替父赎罪。这一事件导致了下列哪一项法律制度改革 ()。
A.汉景帝规定“八议”制度
B汉文帝确立“官当”制度
C.汉高祖规定“上请”制度
D.汉文帝废除肉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3/8/28 15:08: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关于《春秋》决狱,下列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
A.《春秋》决狱是汉代法律儒家化的重要表现
B。《春秋》决狱是汉代判案断狱的一种原则、方法和制度
C.《春秋》决狱讲究“论心定罪”,即“志恶而违于法者免,志善而合于法者诛D.它是直接引用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8/28 15:07: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汉朝时为了适应汉武帝以后法律儒家化的需要,在审判制度中首创了“春秋决狱”的是 ()。
A.张汤
B.萧何
C.董仲舒
D.桑弘羊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8/28 15:07: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临时约法》颁行于袁世凯宣誓就职之后 ()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8/28 15:06: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答案是:错误
更新时间:2023/8/28 15:06: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在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法制原则的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8/28 15:05: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明确提出“解放全中国”的宪法性文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8/28 15:05: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抗日政权的刑罚有主刑和从刑两种 ()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8/28 15:05: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1934年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进行修改,第一条内增加“同中农巩固的联合”的条文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8/28 15:04: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立法活动初步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法律体系 ()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8/28 15:04: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马锡五在审判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正确解决了许多疑难案件,党和边区政府把他所实行的贯彻司法民主,审判与调解相结合,实行群众路线的审判方式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 ()。
答案是:错误
更新时间:2023/8/28 15:04: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革命根据地司法工作经验:建立巡回法庭,贯彻群众路线“马锡五审判方式”:贯彻群众路线、审判与调解相结合推行人民调解制度 ()。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8/28 15:03: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1943年3月边区政府决定在各分区设立边区高等法院分庭专员兼分庭庭长,县长兼县司法处处长各分庭代表高等法院受理不服各县司法处一审判决要求上诉的民刑案件 ()。
答案是:错误
更新时间:2023/8/28 15:02: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1931年12月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和1934年公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 男女婚姻以自由为原则,废除一切包办强迫和买卖的婚姻制度,实行一夫一妻制 ()。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8/28 15:02: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是抗日战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宪法性文献 ()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8/28 15:02: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宋朝在民事诉讼时限上规定有务限法制度 ()。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8/28 15:01: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宋代法医学名著和案例主要有《洗冤集录》 ()。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8/28 15:01: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凌迟是一种碎而割之的极端残酷的死刑 ()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8/28 15:01: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在形式上,宋代的例包括断例和指挥两种 ()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8/28 15:00: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元朝,僧侣犯重罪后,须上报的机构是宣政院 ()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8/28 15:00: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宋刑统的体例、篇目与《唐律疏议》完全相同 ()
答案是:错误
更新时间:2023/8/28 14:59:00
出自:伊犁师范 中国法律史 目前为: 1/3 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