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
某些特定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转运必须依赖淋巴系统。( ) 正确 错误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2: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一般口服溶液剂不存在药物释放问题,混悬剂的吸收,其限速过程是微粒的大小,但和固体制剂相比较,仍会很快释放药物。( ) 正确 错误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2: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药物的体内代谢大多属于酶系统催化反应,这些酶系统称为药酶。( ) 正确 错误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2: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主动转运是一些生命必须的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借助载体或酶促 系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 正确 错误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2: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药物代谢的部位包括肝脏、消化道、肺、皮肤、脑和腎脏,其中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 ) 正确 错误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2: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首过效应,在吸收过程中,药物在消化道和肝脏中发生的生物转化作用,使部分药物被代谢,最终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减少的现象,称为首过效应。( ) 正确 错误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2: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可以用来测定肾小球滤过速度的药物是菊粉。( ) 正确 错误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2: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皮下与皮内注射时由于皮下组织血管少,血流速度低,药物吸收较肌内注射慢,甚至比口服慢。( ) 正确 错误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1: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影响吸收的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的因素有体内循环与血管透过性、血浆和组织结合与蓄积,而解离度、溶解度、制剂类型和给药途径均不影响这一过程。( ) 正确 错误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1: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除了受药物的理化性质、给药剂量等有关外还与动物种属差异、性别差异、生理与病理状态有关。. 正确 错误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1: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根据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规定,高溶解性的药物是指在37℃,pH在1-7.5的范围内,剂量值小于250ml的药物。( ) 正确 错误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1: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临床上有一些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体内消除过程,并不符合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征,这种药物动力学特征称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其主要表现为一些药物动力学参数随剂量不同而改变。( ) 正确 错误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1: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腹腔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首先进入肝脏,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正确 错误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1: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在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和血管外给药时,血药浓度和时间的关系式中α和β称为混杂参数。( ) 正确 错误
答案是: 正确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1: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生物转化,生物转化是指非营养物质在体内,经过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使脂溶性较强的物质获得极性基团,增加水溶性,而易随胆汁排出体外的过程。( ) 正确 错误
答案是:正确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1: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包括( )。 A 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 B 混悬剂中药物的降解 C 絮凝与反絮凝 D 微粒的荷电与水化 E 结晶增长与转型
答案是:ACDE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1: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包衣的目的有( )。 A 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部位 B 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速度 C 掩盖药物的苦味 D 防潮、避光、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E 改善片剂的外观
答案是:ABCDE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1: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包括( )。 A 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B 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C 剂型可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D 有些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E 剂型不影响疗效
答案是:ABCD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1: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包括( )。 A 温度 B 光线 C 空气 D 金属离子 E 湿度
答案是:ABCDE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0: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体内药物与血浆蛋白质结合的特点是( )。 A 此种结合是可逆 B 能增加药物消除速度 C 是药物在血浆中的一种贮存形式 D 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E 减少药物表观分布容积
答案是:ACDE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0: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下列属于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理化因素的有( )。 A 药物的脂溶性 B 药物的解离度 C 药物制成不同剂型 D 药物不同晶型
答案是:ABD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0: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有关经皮吸收制剂的正确表述是( )。 A 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B 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 C 可以减少给药次数 D 不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 E 常称为透皮治疗系统(TTS)
答案是:ABCE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0: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有( )。 A 主动转运 B 促进扩散 C 主动扩散 D 胞饮作用 E 被动扩散
答案是:ABDE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0: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关于药物动力学中用“速度法”从尿药数据求算药物动力学的有关参数的正确描述是( )。 A 至少有一部分药物从肾排泄而消除 B 须采用中间时间t中来计算 C 必须收集全部尿量(7个半衰期,不得有损失) D 误差因素比较敏感,试验
答案是:ABDE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0: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下列属于生物药剂学研究的剂型因素的有( )。 A 前体药物 B 溶出速率 C 药物的毒性 D 给药途径
答案是:ABD

更新时间:2023/10/26 15:00: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 )。 A 混悬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B 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衣片 C 片剂〉包衣片〉胶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D 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E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9: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药物的溶剂化物能够影响其溶出速率,对于①无水物②水合物③有机溶剂化物三种溶剂化物来说,在多数情况下,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是按如下的顺序增加的(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9: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特点的正确表述是( )。 A 被动扩散的物质可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转运,转运的速度为一级速度 B 促进扩散的转运速率低于被动扩散 C 主动转运借助于载体进行,不需消耗能量被动扩散 D 被动扩散会出现饱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9: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微粒的动力学性质是指( )。 A 布朗运动 B 微粒的大小 C 电泳 D 丁铎尔现象 E 双电层结构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9: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5-氟尿嘧啶不同乳剂给药后,转运进入淋巴的量依次为( )。 A W/O/W型>W/O型>O/W型 B W/O型>W/O/W型>O/W型 C O/W型>W/O/W型>W/O型 D W/O型>O/W型>W/O/W型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9: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在进行创新药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前研究时,常需采用两种动物,一种为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这主要考虑的是生物因素中的()。 A 种族差异 B 性别差异 C 年龄差异 D 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差异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9: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药物的排泄过程是指( ) A 是指药物体内经肾代谢的过程 B 是指药物以原型或代谢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的过程 C 药物在体内受酶系统作用发生结构改变的过程 D 药物向其他组织的转运过程 E 药物透过细胞膜进人体内的过程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9: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以尿药排泄速度作图时,收集尿样的时间间隔超过1倍半衰期将有()误差。 A 1% B 2% C 8% D 9%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9: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当滴注时间达药物生物半衰期的()倍时,血药浓度可达稳态水平的90% A 3 B 4 C 5 D 6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9: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单室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药物浓度90%需要的滴注给药时间是( )。 A 1.12个半衰期 B 2.24个半衰期 C 3.32个半衰期 D 4.46个半衰期 E 6.64个半衰期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9: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当滴注时间达药物生物半衰期的( )倍时,血药浓度可达稳态水平的99%。 A 6 B 7 C 8 D 9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9: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非血管给药途径尿药法中,无论是速率法还是亏量法,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原则上一般只计算:( ) A ka B k C α D β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9: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药物从毛细血管向末梢组织淋巴液的转在运速度依次为( )。 A 肝>肠>颈部>皮肤>肌肉 B 肌肉>颈部>皮肤>肝>肠 C 肠>肝>皮肤>颈部>肌肉 D 肌肉>肝>皮肤>颈部>肠 E 肠>肝>颈部>皮肤>肌肉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9: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脑血管的脂质屏障会阻挡水溶性药物和极性药物向脑组织分布,脑组织这种对外来物质有选择地摄取的能力称为( )。 A 药物的分布 B 药物的代谢 C 血脑屏障 D 首过效应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9: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非血管给药途径尿药法中,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ka,单室模型采用()法,双隔室模型采用()法。 A Wagner-Nelson,Loo-Riegelman B Loo-Riegelman,Wagner-Nelson C Noyes-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8: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Wagner-Nelson法是用来求算下列哪个参数的()。 A ka B k C α D β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8: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在隔室模型的AIC法中,N代表(),Re代表(),P代表()。 A 实验数据的个数,权重残差平方和,所设模型参数的个数 B 所设模型参数的个数,残差平方和,实验数据的个数 C 所设模型参数的个数,权重残差平方和,实验数据的个数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8: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下列关于双隔室模型口服给药表达式正确的是()。 A C=Ne-kat + Le-αt + Me-βt B C= Le-kat + Ne-αt + Me-βt C C=Me-kat + Le-αt + Ne-βt D C=Ne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8: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下列哪项符合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 ) A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算术平均值 B 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的AUC C 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大于单剂量给药的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8: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A 静脉注射 B 皮下注射 C 皮内注射 D 鞘内注射 E 腹腔注射
答案是:E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8: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非线性动力学参数中两个最重要的常数是( )。 A K,Vm B Km,V C K,V D K,Cl E Km,Vm
答案是:E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8: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下列( )不能表示重复给药的血药浓度波动程度( ) A 波动百分数 B 血药浓度变化率 C 波动度 D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8: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某一单室模型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分布容积为5L,静脉注射给药200mg,经过两小时后,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 )。 A 40μg/ml B 30μg/ml C 20μg/ml D 15μg/ml E 10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8: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静脉注射某药,X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 )。 A 20L B 4ml C 30L D 4L E 15L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8: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多剂量给药,当给药周期等于该药物的半衰期时,达稳态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与表观分布容积的乘积与给药剂量之间的关系是()。 A B C D
答案是:A1.44

更新时间:2023/10/26 14:58:00
出自:川北医学院药物动力学(专升本)
目前为: 1/1 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