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252
艺术教育可以完全等同于美育,因为二者在内容和目标上完全一致。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7: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意境”、“意味”等范畴术语是中国传统美学独有的,不具有普世价值。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7: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宗白华认为中国形而上学属于生命的体系,而非唯美或唯心。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7: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中国古代不存在系统的美学理论,美学是近代引入的学科。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7: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判断力批判》是康德的重要美学著作,对后世美学影响深远。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7: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与人的主观感受无关。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7: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美育仅仅是一种感性教育,不涉及人的精神体验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7: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美学的学习与研究可以完全脱离审美体验的意向性描述。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6: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孔子是中国最早提倡美育的思想家,而蔡元培在20世纪初大力推动美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6: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美学研究的对象仅限于自然美,不包括社会美和艺术美。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6: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以下哪两件是拉斐尔的作品? A、《最后的晚餐》 B、《大卫》 C、《西斯廷圣母》 D、《美丽的女园丁》
答案是:CD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6: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优美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A、音乐 B、诗歌 C、建筑和雕塑 D、绘画
答案是:ABCD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6: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根据对美育不同观点的分析,以下哪些说法体现了美育的局限性或片面性? A、美育是趣味教育,因为审美活动能培养人的高雅兴趣。 B、美育是感性教育,因为审美活动完全依赖感官体验。 C、美育是美学理论教育,重点在于传授美学概念和逻
答案是:ABCD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6: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崇高的源头是 A、希腊文化 B、希伯莱文化 C、西方基督教文化 D、美洲文化
答案是:BC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6: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康德认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 A、无内容 B、无形式 C、无规律 D、无限制
答案是:ACD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6: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悲剧的美感主要包含三种因素是 A、恐惧 B、颓丧 C、怜悯 D、振奋
答案是:ACD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6: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把崇高作为审美概念使用的是 A、朱光潜 B、爱因斯坦 C、朗吉弩斯 D、康德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6: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18世纪末,哪位学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美育”的概念? A、爱迪生 B、席勒 C、托马斯·班纳特 D、博克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5: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下列哪一项是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解释? A、“普遍力量”的冲突和调解 B、两种对立的理想 C、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D、悲剧引起怜悯和恐惧而使人得到净化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5: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在中国,最早提倡美育的思想家是 A、庄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5: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崇高的意象世界的核心意蕴是 A、追求真善美 B、追求无限 C、追求人生境界 D、追求美感体验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5: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 A、滑稽 B、优美 C、崇高 D、悲壮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4: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优美和崇高之中,有一种美是 A、喜剧美 B、灵魂美 C、荒诞 D、壮美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4: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A、托马斯·班纳特 B、博克 C、毕达哥拉斯 D、爱迪生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4: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朱光潜在哪一本书中表达人生的艺术化的观点? A、《谈美》 B、《美学》 C、《审美教育书简》 D、《论美书简》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4: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 A、《判断力批判》 B、《美学》 C、《审美教育书简》 D、《论美书简》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4: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美学作为主体性人文理论学科,不需要哲学思维的思辨力。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4: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诗论》是朱光潜先生致力于中西美学融合的重要著作之一。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4: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语义分析,会从根本上取消美学。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3: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柏拉图的“迷狂说”认为灵感完全来自于非理性,与理性主义无关。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3: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鲍姆嘉通首次提出了“美学”这一学科名称,并将其定义为“感性学”。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3: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科,而非仅仅关注美好事物。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3: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现象学思潮对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现象学美学的产生。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3: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审美是人类可有可无的精神文化活动,不是基本需求。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3: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西方美学的历史始于古希腊时期,而非1750年。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3: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美学等同于美术,都是研究视觉艺术的学科。 A、正确 B、错误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3: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针对“肯定美学”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总是美的,自然从来都不丑 B、否定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文化活动 C、错误的根源在于把自然物的美看成是自然物本身的超历史的属性 D、主张一种完全脱离文化世界、完全排除价值内涵
答案是:BCD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3: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人体美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这样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意象世界? A、比例 B、形体 C、色彩 D、曲线
答案是:ABCD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3: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欧洲雕塑史上的三座高峰是 A、波提切利 B、菲狄亚斯 C、罗丹 D、米开朗琪罗
答案是:BCD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3: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美感的特征是 A、无功利性 B、直觉性 C、创造性 D、超越性 E、愉悦性
答案是:ABCDE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3: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分为哪三个层次? A、形式层 B、材料层 C、价值层 D、意蕴层
答案是:ABD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2: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郑板桥所说的“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其概括了艺术创造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哪两个飞跃? A、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 B、从“手中之竹”到“胸中之竹” C、从“胸中之竹”到“眼中之竹
答案是:AD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2: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罗素把“科学美”称为是 A、一种深邃的美 B、一种冷峻而严肃的美 C、一种隐蔽的美 D、一种理性的美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2: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自然美的意蕴产生于 A、审美价值 B、审美人生 C、审美范畴 D、审美活动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2: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体现的是社会美中的哪种生活形态? A、节庆狂欢 B、民俗风情 C、休闲文化 D、日常生活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2: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 A、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 B、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 C、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 D、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2: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中的“目”指的是 A、选择 B、练习 C、思考 D、鉴赏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2: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美感产生于 A、摹仿 B、社会实践 C、巫术 D、游戏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2: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 A、美在形式 B、美在生活 C、美在距离 D、美在关系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2: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美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不完善的形态,而按照它的实体,这种形态原已包含在心灵里。”这是谁的观点? A、黑格尔 B、朱光潜 C、李泽厚 D、高尔太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2: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学术界曾有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的中心问题就是“美是什么”的问题,学者蔡仪的观点是 A、美在心不在物 B、自然物本身就有美 C、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D、主客观的统一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2: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考工记》中“梓人为笋虡”,用来装饰“笋虡”的图案是 A、字母 B、植物 C、文字 D、动物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5/10/10 16:01:00
出自:美学概论252
目前为: 1/1 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