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作品分析陈子昂的诗歌创作理念。(本题20.0分)
答案是:答案: 陈子昂革新诗歌的主张是要求诗歌创作重视“兴寄”和“风骨”。陈子昂的“兴寄”说是说诗歌要有充实的内容,言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刘熙载在文艺美学方面的代表作是( )。(本题3.0分)
A. 《诗概》
B. 《词曲概》
C. 《文概》
D. 《艺概》
答案是:答案: D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清代公安派提出诗文著名口号是( )。(本题3.0分)
A. 别出心裁,独具一格
B.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D. 得意忘言,知人论世
答案是:答案: 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著名文论家李贽评论小说时某部作品为“发愤之所作也”是指的下列哪部作品( )。(本题3.0分)
A. 《西游记》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聊斋志异》
答案是:答案: 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段诗论出自( )(本题3.0分)
A. 唐代司空图
B. 宋代严羽
C. 唐代皎然
D. 宋代苏轼
答案是:答案: 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苏轼的所谓“枯淡”说,其意思是( )。(本题3.0分)
A. 指诗歌创作应“得意而忘言”、“意在言外”
B. 指诗歌作品在平淡中包含丰富的意味和理趣
C. 批评宋代一些诗语言枯寂、淡乎寡味
D. 批评宋代一些诗以议论、说理入诗的现象
答案是:答案: 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说,这里的“穷”应该诗指诗人( )。(本题3.0分)
A. 写不出诗的困境
B. 经济贫穷只能自食其力的困境
C. 困厄的人生境遇
D. 经济贫穷和身体有病的状况
答案是:答案: 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文论家是( )。(本题3.0分)
A. 白乐天
B. 陈子昂
C. 皎然
D. 韩愈
答案是:答案: A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皎然的诗论作品最重要的是( )。(本题3.0分)
A. 《诗品》
B. 《诗格》
C. 《诗仪》
D. 《诗式》
答案是:答案: D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提出了( )。(本题3.0分)
A. “意境深远”说
B. “美刺”、“讽谏”说
C. “为时”、“为事而作”论
D. “兴寄”和“风骨”说
答案是:答案: D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批评家是( )(本题3.0分)
A. 庄子
B. 钟嵘
C. 孟子
D. 刘勰
答案是:答案: 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的是( )。(本题3.0分)
A.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B. 陆机《文赋》
C. 曹丕《典论·论文》
D. 钟嵘《诗品序》
答案是:答案: 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下列属于《文心雕龙》中提出的文学理论说法是( )(本题3.0分)
A. 滋味说
B. 风骨说
C. 文气说
D. 兴寄说
答案是:答案: 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提出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四外”说的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 )。(本题3.0分)
A. 陆机
B. 钟嵘
C. 司空图
D. 皎然
答案是:答案: D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提出“诗赋欲丽”观点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是( )。(本题3.0分)
A. 钟嵘《诗品》
B. 曹丕《典论·论文》
C. 陆机《文赋》
D. 刘勰《文心雕龙》
答案是:答案: 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王充《论衡·佚文》里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本题3.0分)
A. “讽谏”说
B. “文为世用”说
C. “疾虚妄”
D. “知人论世”说
答案是:答案: 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司马迁通过屈原的事例指出一个真理,并在《报任少卿书》中根据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 )。(本题3.0分)
A. “疾虚妄”说
B. “养气”说
C. “发愤著书”说
D. “讽谏”说
答案是:答案: 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庄子》“得意忘言”说主要是指( )。(本题3.0分)
A. 文学作品要含蓄,追求味外之旨
B. 读者不必欣赏语言,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
C. 文学作品不必追求语言美,只要思想正确
D. 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得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
答案是:答案: A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 )。(本题3.0分)
A. “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
B. “虚静”和“物化”
C. 祟尚自然,反对人为
D. “仁政”和人性论
答案是:答案: 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本题3.0分)
A.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 “思无邪”
C. “可以兴、观、群、怨”
D. “辞达而已矣”
答案是:答案: 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朱熹解释为( )。(本题3.0分)
A. “和而不流”
B. “引譬连类”
C. “考见得失”
D. “感发志意”和“托物兴辞”
答案是:答案: D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平顶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 目前为: 1/1 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