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某男,11 岁,于 1993 年 2 月 15 日下午因高热、呕吐、头部剧痛一天,由门诊入院。
病史:患者三天前开始出现发热,微恶寒,心烦,口渴等症,曾在某医疗站诊治,未见好转,今天上午各症加剧,呕吐频作,
遂由其母送来门诊。
答案是:55.病名:春温
辨证:气血两燔
病机分析:本证为气分之热未解,而血分之热已盛之候。邪由卫传气,由气入血,使邪热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55.某男,11 岁,于 1993 年 2 月 15 日下午因高热、呕吐、头部剧痛一天,由门诊入院。
病史:患者三天前开始出现发热,微恶寒,心烦,口渴等症,曾在某医疗站诊治,未见好转,今天上午各症加剧,呕吐频作,
遂由其母送来门诊。
答案是:55.病名:春温
辨证:气血两燔
病机分析:本证为气分之热未解,而血分之热已盛之候。邪由卫传气,由气入血,使邪热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54.薛生白《湿热病篇》对温病学的贡献有哪些?
答案是:54.(1)明确提出湿热病病变部位和病机中心是太阴脾和阳明胃。这不但是全篇的立论中心,
也是湿热病与伤寒及一般温热病的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53.什么叫伏寒化温病邪?其主要致病特点是什么?
答案是:53.伏寒化温病邪是一种能引起在春季发病,病初即以里热炽盛为主要特点的温病的病邪。主要致病特点是:邪自里发,
病初即见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52.营分证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是:52.营分证的形成,一是在气分的邪热失于清泄,或湿热病邪化燥化火,进而传入营分;二是肺卫之邪乘虚直接内陷营
分;三是内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51.简述温病的治疗原则及各阶段的治疗大法
答案是:51.(1)治法的灵活运用,如治温病当用寒凉药;(2)重视体质和正气状况;(3)以祛邪为治疗的关键;(4)注重整体与着眼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50.伏暑
答案是:50.由暑湿病邪或暑热病邪郁伏而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即有高热、烦渴、脉数等里热见症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49.身热不扬
答案是:49.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即自觉热势不盛,初扪体表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为湿温病邪在卫气,
湿重于热,湿蕴热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48.冒暑
答案是:48.冒暑即夏月感冒证,由暑挟湿邪或挟寒邪侵犯肌表、肺卫所致,病位表浅,病情轻,较少传变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47.温病初起,邪在卫表者,宜用疏风泄热法。
答案是:47.温病初起,邪在卫表者,宜用泄卫透表法。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46.风温“痰热阻肺,腑有热结”的辨证要点是咳、喘、烦、热。
答案是:46.风温“痰热阻肺,腑有热结”的辨证要点是咳、喘、潮热、便秘。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45.温病无汗或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________________而致。
答案是:45.邪郁肌表,闭塞腠理 劫灼营阴,
津液不足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44.秋燥,燥热导致咳血,同时又导致泄泻,其辨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方治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44.肺燥肠热 伤络咳血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43.湿热之邪偏上而湿重于热者,宜用________法;湿热之邪偏中而湿热俱盛者,宜用____法
答案是:43.芳香宣透,苦温燥湿 苦辛通降,清热化湿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42“阳腑实”的舌象有 ( )
A.苔黄干燥 B.苔老黄燥裂 C.灰燥苔 D.黑苔薄而干燥 E.黑苔焦燥起刺
答案是:BCE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41.秋燥邪在肺卫证与风温邪袭肺卫证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具有 ( )
A.咳嗽痰少 B.咽干 C.鼻燥 D.口渴明显 E.苔薄白欠润
答案是:ABCDE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40.邪在下焦的证候类型有 ( )
A.温邪犯肺 B.湿热阻肺 C.湿热中阻 D.湿蒙心包 E.邪陷心包
答案是:ABD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39.蒿芩清胆汤包括的药物有 ( )
A.柴胡、玉枢丹 B.青蒿、黄芩 C.法半夏、淡竹茹、枳壳、陈皮 D.茯苓 E.碧玉散
答案是:BCDE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38.王氏清暑益气汤的组成药物有 ( )
A.西洋参、麦冬、石斛 B.黄连、知母
C.竹叶、荷梗、粳米、西瓜翠衣 D.石膏 E.五味子
答案是:AB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37.湿热疫邪遏膜原的治则是( )
A.疏利透达,辟秽化浊 B.开达膜原,化湿解肌
C.分消邪热,法湿化浊 D.解肌透表,化湿清热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36.温病症见:神昏谵语,躁扰不安,身热骤降,手足厥冷,冷汗淋漓,气短息促,舌色淡暗,欲伸无力,脉细疾或沉弱.治
宜 ( )
A.即服安宫牛黄丸 B.即服至宝丹
C.即服苏合香丸 D.生脉散或参附汤送服至宝丹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35.壮热口渴,头晕胀痛、手足躁扰,颈项强直,四肢抽搐,或角弓反张,狂乱,时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治宜
( )
A.羚角钩藤汤 B.调胃承合汤合羚角钩藤汤化裁 C.白虎汤合羚角钩藤汤化裁 D.清营汤加羚角、钩藤,冲服紫雪丹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34.下列对风温“肺热发疹”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病位重心不在表 B.是肺经气分郁热波及营分,外窜血络所致 C.一般兼见灼热、舌绛等营分证表现 D.治疗以
宣肺泄热,凉营透疹为法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33.下面症状不是风温痰热结胸证的主要特征或辨证关键的是 ( )
A.胸脘痞满 B.胸脘按之疼痛 C.得水则呕 D.舌苔黄滑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32.竹叶石膏汤方中的组成不包括 ( )
A.半夏 B.人参 C.麦冬 D.沙参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31.热闭心包与内闭外脱的区别,关键在于前者无 ( )
A.倦卧肢厥 B.脉细数 C.汗多气短促,脉微细 D.昏愦不语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30.对于“桑菊饮”和“银翘散”,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桑菊饮具止咳功效较银翘散为优 B.银翘散其透解表邪力较桑菊饮强 C.银翘散适用于卫气闭郁较著者 D,桑菊饮
适用于卫气闭郁而发热较甚者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29.斑疹外透时,不是逆证的为 ( )
A.斑疹紧束有根 B.斑疹出前,出现闷瞀耳聋 C.斑疹出而不齐,并见神昏 D.斑疹稠密而融成一片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28.白霉苔,在温病诊法中代表 ( )
A.湿热秽浊郁闭膜原 B.邪热迅速化燥入胃 C.胃中宿滞兼挟秽浊郁伏 D.秽浊之气内郁而胃气衰败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27.灰滑苔,在温病中表现为 ( )
A.温病兼挟湿邪内阻 B.温病兼挟秽浊郁闭
C.温病后期阳虚有寒 D.温病后期气阴两虚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26.舌质光红柔嫩,望之似润,扪之干燥,其主病为 ( )
24
A.邪热初退而津液未复 B.心脾气血不足,气阴两虚 C.温病兼挟瘀血 D.胃阴衰亡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25.辛寒清气法的代表方剂为 ( )
A.新加香薷饮 B.清心凉膈散 C.虎汤 D.麻杏石甘汤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24.余师愚所论之疫为 ( )
A.署燥疫 B.湿热疫 C.温热俊 D.暑湿疫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23.大头瘟多发生于 ( )
A.春季 B.夏秋季 C.秋冬季 D.冬春季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22 温病,热瘀互结,蓄于下焦者,治宜 ( )
A.通腑泄热 B.导滞通便 C.增液通下 D.通瘀破结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21.“逆传心包”是指 ( )
A.邪由肺传入心包 B.邪由肺传入营分 C.邪山肺卫传人心包 D.邪由肺卫传人营分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20.温病灼热,躁扰,唇裂,斑疹透露,衄血,舌绛少苔。其病变阶段是 ( )
A.气分 B.血分 C.气营两燔 D.气血两燔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19.暑温初起多见 ( )
A.卫分证 B.阳明气分证 C.表里同病证 D.阴伤证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18.暑温心营热盛引动肝风称为( )
A.暑厥 B.暑风 C.暑瘵 D.暑秽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17.暑湿邪干胃肠,治疗首选方剂为( )
A.三石汤 B.苍术白虎汤加减方 C.桂苓甘露饮 D.清络饮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16.在暑温的治法中,下列错误的是( )
A.初起暑伤气分,阳明热盛,治以辛寒清气
B.若热盛津伤,当治以益气敛津
C.暑入心营引起闭窍动风者,须采用清心凉营,化痰开窍,凉肝熄风 D.暑兼湿邪,则于清暑中兼以利湿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15.暑入心营的治则是 ( )
A.凉营泄热,清心开窍 B.清营泄热,凉肝息风
C.清营泄热,透转气分 D.清营泄热,芳香辟秽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14.暑秽的治疗方剂是 ( )
A.清营汤、至宝丹 B.苏合香丸 C.藿香正气散、通关散、玉枢丹 D.清宫汤、至宝丹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13.暑伤心肾证的治法是 ( )
A.宁心安神,滋养肾阴 B.清泄心火,滋养肾阴 C.养心安神,滋补肾阴 D.清心降火,育阴安神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12.《湿热病篇》中:“湿热证,舌遍体白,口渴„„”,其口渴的原因是 ( )
A.湿邪化热,灼伤胃津 B.湿邪阻遏,津液不升
C.素体阴虚,津液不足 D.湿热内伏,津液暗牦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11.提出“暑必兼湿”见解的医家是 ( )
A.叶天士 B.吴鞠通 C.王纶 D.李东垣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l0.达原饮的药物组成不包括 ( )
A.厚朴、摈榔、草果 B.黄芩、知母
C.柴胡、甘草 D.芍药、甘草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9.引起风温的是 ( )
A.风温病邪 B.风热病邪 C.温热病邪 D.温毒病邪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8.提出“治卜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下沉)”的医家是 ( )
A.叶天士 B.吴又可 C.吴鞠通 D.薛生白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7.温病证见: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
腻,脉濡缓,最宜选用 ( )
A.藿香正气散 B.藿朴夏苓汤 C.新加香薷饮 D.雷氏宣透膜原法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6.温病证见: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时或澹语,舌苔黄腻,
脉濡滑而数。治疗最宜选用 ( )
A.菖蒲郁金汤送服至宝丹 B.清宫汤送服至宝丹
C.清营汤送服至宝丹 D.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九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5.薛生白认为”湿热已解,余邪蒙蔽清阳,胃气不舒”治宜 ( )
A.芳香辛散,宣化清阳 B.极轻清之品以宣上焦阳气 C.苦辛通降,疏理胃肠 D.补中益气,升举清阳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4.湿温证见:灼热烦躁,便下鲜血,舌质红绛。治疗最好选用 ( )
A.黄土汤 B.桃仁承气汤 C.白头翁汤 D.犀角地黄汤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3.温病证见: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时欲恶心,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溏泄,小便浑浊,苔
白腻,脉濡缓:治宜 ( )
A.三仁汤 B.藿朴夏苓汤 C.雷氏芳香化浊法 D.雷氏宣透膜原法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2.甘露消毒丹不含( )
A.大黄、黄连、黄柏 B.滑石、茵陈、木通 C.黄芩、连翘、薄荷、贝母 D.藿香、蔻仁、菖蒲、射干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1.湿温病名首见于( )
A.《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方》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55.孙某某,男,19 岁,某医科大学学生。发热、咳嗽 3 天,于 2000 年 3 月 12 日初诊。
患者 3 天前外出郊游,因调摄不当致发热,测体温 38℃,并有轻微怕冷,咳嗽,痰少,伴有口干咽痛,无汗,余无其它不适。
遂往校保健
答案是:55.病名:风温
辨证:风热犯于肺卫
病机:风热袭于肺卫,肺卫失宣,正邪抗争。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泄热
方药: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54.吴鞠通四个承气汤方名及适应证。
答案是:54.宣白承气汤适应于风温痰热阻肺,腑有热结;牛黄承气汤适应于风温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增液承气汤适
应于春温阳明腑实桃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53.《温热论》的主要学术贡献是什么?
答案是:53.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如叶士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这一论述突破了前人伏气温病及外邪从皮
毛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52.“治上焦如羽”的含义是什么?列举出三张方剂。
答案是:52.吴鞠通说:治疗上焦疾病要象羽毛一样轻清灵动。具体地说,药物的选用宜质轻,
使用药物的叶花草梗类,以利于走上;量小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陕西中医药大学-温病学 目前为: 1/10 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