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
试述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案是:现实主义手法|艺术概括|语言|用典|俗语|风格|沉郁顿挫|体式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试述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答案是:浪漫主义|主观色彩|理想色彩|想象|夸张|结构|雄奇博大|语言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试述中国小说的起源
答案是:神话传说|逸史|早期小说|寓言故事|人物性格|史传|情节|素材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分析左思的《咏史》(郁郁涧底松》
答案是: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揭露|鞭挞|社会现实|门阀制度|对比|象征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对文学产生的影响
答案是:想象|因果|故事性|反切|四声|词汇|外来语|文学观念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结合作品分析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答案是:田园|恬美|简朴|悠然自得|躬耕|生活体验|穷困|凋敝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试述汉乐府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
答案是:叙事对象|诗意镜头|情节|片段|人物|各具特点|详略得当|寓言形式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比较分析《汉书》与《史记》内容的不同
答案是:人物|西汉|个人传记|家庭兴衰|酷吏|生活形象|悲剧人物|行文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试述《史记》的叙事艺术
答案是:贯通古今|结构框架|历史和逻辑|叙事脉络|追根溯源|因果探索|驾驭历史|条理清晰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史记》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答案是:共性|个性化|家庭|社会|经历|生动|丰满|互见法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分析《上邪》的艺术特色
答案是:(1)以五个自然界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连举,情感强烈,表白直率,充满火一样跳动的激情。 (2)长短句交错使用,表现了情感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李煜词的内容和特色
答案是:内容:李煜前期词多反映宫廷享乐生活,后期词多抒发亡国悲痛。 特色:(1)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亡国破家的不幸,非常感人;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唐传奇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答案是:(1)以精湛的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2)用对比、衬托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工于白描式的肖像描摹写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简述唐传奇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作品
答案是:(1)初、盛唐为发轫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仅有《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李商隐对诗歌发展的推进有哪些?
答案是:(1)对心灵世界作出了前人未曾有过的深入开拓与表现; (2)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的领域; (3)在无题诗、咏史诗、咏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柳宗元杂文的特征
答案是:(1)正话反说,借问答体抒发自己被贬被弃的一怀幽愤; (2)巧借形似之物,抨击政敌和现实。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答案是:(1)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2)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想落天外,且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简述边塞诗派的创作特点
答案是:(1)主要描写边塞风光,反映征战生活, (2)表现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昂扬向上的乐观精神。 (3)艺术上,以气势见长,善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初唐四杰”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答案是:(1)对题材内容的开拓 (2)对唐诗风格发展的影响; (3)为五言律诗、七言歌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太康诗坛的“繁缛”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是:(1)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 (2)描写由单调趋向繁复; (3)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木兰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答案是:(1)描写有繁有简,剪裁精当而结构严谨; (2)通过人物的行动和气氛的烘托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性格,将叙事与抒情完美地结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简述曹植后期诗歌的思想内容
答案是:(1)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慨; (2)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 (3)述志诗; (4)游仙诗。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简述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答案是:(1)政治理想的高扬; (2)人生苦短的哀叹; (3)强烈的个性表现;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简述《史记》的风格特征
答案是:(1)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雄深雅健的风格; (2)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剧人物,使全书具有浓郁的悲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简述汉乐府所展示的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答案是:(1)反映贫富悬殊、苦乐不均的现实生活; (2)对两性之间的爱与恨作了直接的袒露和表白; (3)表达了强烈的乐生恶死愿望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贾谊《过秦论》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答案是:(1)把秦朝兴盛期的天下无敌和灭亡时的不堪一击相对照;    (2)把秦始皇子孙万代为天子的愿望和秦朝三主而亡的历史事实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简述汉代文学的分期
答案是:(1)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 (2)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 (3)从元帝到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简析《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答案是:(1)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 (2)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 (3)形象恢诡的论辩; (4)富有诗意的语言。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简析《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答案是:(1)人物形象的塑造。 (2)波澜起伏的情节 (3)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简述《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是:(1)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 (2)“风雅”精神影响后世诗人创作; (3)“赋比兴”成为后世文学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简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答案是:(1)赋比兴的运用; (2)四言为主的句式; (3)重章叠句; (4)押韵方式多样; (5)语言形象生动,丰富多彩。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中国古代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有哪些?
答案是:(1)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2)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3)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形象
答案是:(1)美丽、勤劳、善良而孝顺; (2)刚强而且有反抗精神; (3)受时代局限,最后以死殉情。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木兰诗《中花木兰的形象
答案是:(1)勤劳、善良、孝顺、淳朴; (2)机智、勇敢、刚毅; (3)唾弃富贵,不慕功名,情操高洁。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举例说明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
答案是:(1)创世神话。如“盘古故事”。 (2)始祖神话。如“女娲故事”。 (3)洪水神话。如“鲧禹治水”。 (4)发明创造神话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花间派
答案是:晚唐五代时流行的词派。以温庭筠为代表,主要成员是五代西蜀的一批词人,如韦庄、薛昭蕴等。他们的作品多描写女人和相思,内容狭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上官体
答案是:指唐初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体。多奉和应制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风的余风。形式上追求对偶,提出“六对”、“八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元白
答案是:是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的并称。二人是好友,文学主张及诗风也相接近,并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新唐书白居易传》:“居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郊寒岛瘦
答案是:指中唐诗人孟郊和贾岛的诗歌特色。(1分)孟郊的诗善于营造清冷、苦涩的意象,又多以“寒”字为中心,抒写其凄怆寒苦的生活,风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韩孟诗派
答案是:韩孟诗派是与新乐府诗派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代表诗人是韩愈、孟郊,此外还有贾岛、卢仝、姚合等人。他们的诗倡导“不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初唐体
答案是:初唐体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唐传奇
答案是:“传奇”之名,起于晚唐裴铏的传奇小说集《传奇》。融合历史传记小说、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初唐四杰
答案是:四人诗文齐名,当时称为王、杨、卢、骆,号称“四杰”。他们的作品逐渐摆脱齐、梁以来的绮丽颓靡习气,在唐代文学风气的转变上有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古文运动
答案是:指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其矛头是革除骈文。它以儒学复兴为号召,通过对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用刚健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沈宋
答案是:指初唐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二人是武后时期有代表性的宫廷诗人,诗歌多应制酬唱、点缀升平,内容贫乏。后因依附张易之被流放,诗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西洲曲》
答案是:出自于《乐府诗集》的《杂曲歌辞》类。诗篇通过季节变换的描写,表达女子自春及秋对其所爱的别后相思之情,是南朝民歌中的代表作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志怪小说
答案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主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建安七子
答案是:指建安时期比较有成就的七位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祯。除孔融外,其余六人都是曹氏父子的僚属和邺下文人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正始文学
答案是: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文学史的正始时期,指的是曹魏后期到司马氏以晋代魏这一时期,是政治上最黑暗恐怖的时期,政治险恶,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吕氏春秋》
答案是:由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26161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汉赋四大家
答案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和张衡,他们在汉赋创作中具有卓有成就,后人称之为“汉赋四大家”。 四人中,以司马相如成就最高,代表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乐府
答案是:乐府,本是上古掌管音乐的行政机关。主要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辞、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楚辞
答案是:“楚辞”是战国中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产生于楚地的一种新诗体。到了汉代,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合为一集,定名为《楚辞》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春秋三传
答案是:《春秋》是孔子写的一部春秋时代的历史提纲,孔子之后,传习《春秋》的人,因为观点不同、解说角度不同,就产生了不同学派。其中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论语》
答案是:中国古代“四书”之一,是孔子去世之后,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撰纂录而成。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为语录体著作。全书凡2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战国策》
答案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分12国,12策,共33卷。记事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四家诗
答案是:指鲁诗、齐诗、韩诗和毛诗的合称。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建安风骨
答案是: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 。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吴越春秋》
答案是:《吴越春秋》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历史散文,作者赵晔,主要叙述吴越争霸的故事。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古诗十九首》
答案是: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在《文选》中所辑十九首无名氏的“古诗”,题为《古诗十九首》。约作于东汉末年桓、灵之际,非一人一时一地所作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河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一)
目前为: 1/4 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