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
“胸有成竹”是清代画家 __
答案是: 教师释疑: 郑板桥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微的山水画论著作是 ____ 。
答案是: 教师释疑: 叙画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图画见闻志》是北宋理论家 ___________ 的代表著作。
答案是:教师释疑: 郭若虚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士气
答案是:教师释疑: 古代士大夫阶层在文艺上普遍追求的一种境界,发端于东晋南北朝,持续到清。元人钱选说:“士气, 唯隶体尔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简述齐白石的绘画主张
答案是:教师释疑: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此观点是对石涛等人画论的直接继承;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简述鲁迅的绘画主张
答案是: 教师释疑: 美术三要素:天物,思理,美化。即美术的三个功能,天物(认识功能)、思理(教育功能),美化(审美功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邹一桂的评画“八法”
答案是:教师释疑: 八法”专供花卉技法,指的是章法,笔法,墨法,设色法,点染法,烘晕法,树石法,苔衬法。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张彦远说:“图画者,所以鉴戒贤愚,怡悦性情,若非穷玄妙于意表, 安能合神变乎天机。”
答案是: 教师释疑: 安能合神变乎天机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六法者何?一、气音员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_____是也。”
答案是:教师释疑: 传移模写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思想的含义,是提倡画家与_____之间主与客的互相联系。
答案是: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山水画的组成
答案是:教师释疑: 山水画的组成包括:山、水、石、树、房、屋、楼台、舟车、桥梁、风、雨、阴、晴,雪、日、云、雾及春、夏、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山水画的历史进程
答案是:教师释疑: 山水画(俗称风景画、风光画或彩墨画),是专门的艺术学科,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每一时期,都有著名画家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传为王维的《山水论》中说:“_____,高与云齐”。
答案是: 教师释疑: 远水无波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中国第一篇正式的山水画论是_____
答案是: 教师释疑: 笔记法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作山水画透视的规律是 近大远小 _____。
答案是: 教师释疑: 近大远小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苏轼论画著名的题画诗
答案是:教师释疑: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说衡量画好坏,只看形似如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苏轼论画不提六法、四格,而提出常理
答案是: 教师释疑: 这里所说的理,是指客观事物之理,即客观事物的规律,也包括艺术的规律。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绘事后素”的出处及解释
答案是:教师释疑: 引申为张彦远“成教化,助人伦。”出自孔子《论语》本意:先有白底子,后有画。引申为讲文与质的问题,任何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论衡》的绘画理论
答案是:教师释疑: (1)主张绘画要反映现实,反对尊古卑今。 (2)反对绘画中宣传神仙鬼怪,主张反映现实。(3)重文学轻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老子的艺术理论思想
答案是:教师释疑: (1)明确提出了色彩美学观,反五色,提倡素朴。“知其白,守其墨”推崇黑白色彩观。 (2)自然审美观,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周易》中的绘画理论
答案是: 教师释疑: (1)反映出绘画是观察自然,源于自然的结果。 (2)说明绘画的目的在于“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以四王为代表的绘画 ______ 思想,成为清初画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艺术观。
答案是:教师释疑: 仿古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顾恺之在《论画》中提到了“迁想妙得”、“ ____ ”的美学思想。
答案是:教师释疑: 以形写神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___________ 在论绘画特点时提出“存形莫善于画”。
答案是:教师释疑: 陆机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布局
答案是: 教师释疑:  布局看来似是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的地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意在笔先
答案是: 教师释疑: 在落笔之前要初步形成的意象,用意是用笔成败的关键。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人物画的画法和表现方法
答案是: 教师释疑: 我国的人物画,历史悠久。据记载,商、周时期,已经有壁画。东晋时的顾恺之专尚画人物画,在我国绘画是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黄宾虹提出的五种笔法、七种墨法
答案是: 教师释疑: 五种笔法: “平”“圆”“留”“重”“变” 七种墨法为: “浓”“淡”“泼”“破”“渍”“焦”“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齐白石的绘画观点
答案是:教师释疑: (1)作画妙在似与不似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此观点是对石涛等人画论的直接继承; (2)学我者生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自山下仰望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窥山后谓之_____,自近山望远山谓之平远。
答案是: 教师释疑: 自山前窥山后谓之深远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郭熙说:“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数十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所谓____也。”
答案是:教师释疑: 所谓山形步步移也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郭若虚提出用笔三病为“版、刻、_ 结____”。
答案是: 教师释疑: 版、刻、结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书家八体
答案是:教师释疑: 八体——秦代统一文字,废除不符合秦文的六国文字,定书体为八种:“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一画
答案是: 教师释疑: 1.宇宙万物生成的根本规律和法则。2天地万物存在和变化的根本规律和法则。 3.审美创造的根本规律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四格”
答案是:教师释疑: 逸格、神格、妙格、能格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历代名画记》张彦远著
答案是:自然|精|谨细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 生机。
答案是: 是指绘画创作要超逸于世俗的社会功利之外而达到向“道”的返璞归真,要带着内心情感对自然精神的领悟。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答案是: 出自北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意为如果评论画好与不好以形态相似度为标准的话,其见地与小孩子差不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下列绘画理论,属于赵孟提出来的有 A.作画贵在古意 B.须知书画本来同 C.传神要得意思所在 D.论画以形似
答案是: 参考答案:A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下列绘画理论,属于《洞天清禄集》提出来的有 A.书画其实一事 B.读书行路方可下笔 C.传神要得意思所在 D.论画以形似
答案是:参考答案:A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下列绘画理论,属于《广川画跋》提出来的有 A.一牛百形,行不百出 B.天机出于积好 C.传神要得意思所在 D.论画以形似
答案是:参考答案:AB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下列绘画理论,属于苏轼提出来的有 A.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 B.自然为上品之上 C.传神要得意思所在 D.论画以形似
答案是: 参考答案:A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开大写意画派先河的是谁 A. 徐渭 B.石涛 C.唐志契 D.王履
答案是: 参考答案:A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黄公望的作品 A.《石涛画语录》 B.《论衡》 C.《富春山居图卷》 D.《论衡》
答案是: 参考答案:C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南北宗的实质是什么 A.崇南贬北 B.文人画”。 C.“院画” D. 贱所见,贵所闻
答案是:参考答案:A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北宗指 A.“院画” B.文人画”。 C.千仞壁立 D. 贱所见,贵所闻
答案是: 参考答案:A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南宗指 A.文人画”。 B.“院画” C.千仞壁立 D. 贱所见,贵所闻
答案是:参考答案:A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提倡以造化为师,蒙养生活是谁提出来的 A.石涛 B.徐渭 C.唐志契 D.王履
答案是:参考答案:A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君形及谨毛失貌出自 _____
答案是:教师释疑: 淮南子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李衎结合自己实践,系统叙述画竹规则,编写的一本书叫_____。
答案是:教师释疑: 竹谱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赵孟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_ 须知书画本来同____。”
答案是: 教师释疑: 须知书画本来同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逸笔”与“逸趣”
答案是: 教师释疑: 绘画理论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其逸笔,既有元画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共性在秀逸,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三要四去
答案是: 教师释疑: 理、气、韵,邪、甜、俗、赖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恽南田提出绘画的摄情说, 也就是绘画要用情感去征服读者。
答案是:教师释疑: 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用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人们所以需要心上绘画,主要领略正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石涛,其画论专著《画谱》
答案是:教师释疑: 在理论上明确提出了“不似之似” “笔墨当随时代”等原则。 流传《苦瓜和尚画语录》他以“立一画之法”作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赵孟頫理论主张
答案是:教师释疑: 作画贵有古意和书画用笔同法论。古意即取法唐人。认为唐画的风格高于宋人,是文人画艺术审美趣味的产物,古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图画见闻之》郭若虚
答案是:教师释疑: 续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绘画史,全书6卷,第一卷收录作者有关绘画论文16篇,反映作者艺术思想和见解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郭熙提出山水画创作中“三远”
答案是: 出自《林泉高致》高远、深远、平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是中国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_______”的山水画功能论是宗炳在多次游历名山大川后提出的。
答案是:教师释疑: 畅神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郭熙提出的“三远”论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教师释疑: 平远|高远|深远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安阳师范学院-美术学-工笔花鸟
目前为: 1/4 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