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终身教育变成了由一切形式、一切方式和一切阶段的教学行动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表现方法”。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主流理念。
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终身教育体系下传统学校教育制度面临巨大的挑战。
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而是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终身教育不只限定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和教育制度的连贯性成为改革的主要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正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终身教育作为一种自我教育的理念是对传统驯化教育的一种解放。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传统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而终身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促进自我的发展;传统教育的功能是精英化的教育,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而终身教育背景下注重让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发展。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传统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局限于比较抽象的理论化知识的学习,而终身教育涉及的教育内容包括各方面的知情意行的培养,从整体上培养学生;教育方法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注重每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代替传统教育中把学生当作“成人”来教育的方式。
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传统教育把学习限定在青少年时期,“一次接受教育终身受益”的观念根深蒂固,而终身教育把学习阶段扩展到人的一生,任何时候只要需要,都可以随时接受教育。这样,也使各类教育之间联系和统一起来,形成完整和全面的教育系统。
总之,终身学习必将极大地改变工业革命以来以学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关系,因此改变学校的专属性和封闭性也就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自终身教育思想提出以来,许多国家的教育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正规教育体系变得越来越开放、灵活,各种教育体系相互沟通;所建立的完整的教育网络,是包括幼儿教育、基础教育、中专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直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的全过程教育系统,此外还包括进行初中后、高中后各种职业培训以及承担继续教育的学校等;建立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结合、沟通和衔接的制度,打破学历教育的封闭体系,使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发挥应有的功能。
我国教育现实确实存在着有违世界教育潮流发展的情况,即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之后,应试教育之风依然不见削减。在我看来,要彻底消除应试教育弊端,仅靠教育系统内部的变革恐怕是难以取得成效的。
12.
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答题注意事项:论述题不能仅仅回答理论问题,必须有结合实际的内容。)
简答题 (20 分)
素质教育从实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具体内容包括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社会公德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劳动观念教育、终生学习教育等,具体如下:
1.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能力的本质是创造性。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创造性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创造能力培养特别应贯穿于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始终,从小培养敢于创新的思想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2.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独立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保障。
3.社会公德教育,是人类社会都应该遵循的人与人相处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每一个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必须学会遵守社会公德,完成心理和精神上的进化和成熟。
4.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科学的世界观必须在不断学习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5.人生观教育。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以天下为已任,从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出发,不断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为最高目标,是科学的人生观。
6.劳动观念教育。人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生存、生活质量,为人类的持续发展而劳动。人必须成为社会生产力、成为劳动力,能创造财富。
7.终生学习教育。21世纪是科技革命的新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不可能在学校学好今后走上社会所需的一切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必须在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不断学习、充实、完善。因此,每个人还必须把培养自己不断学习、善于学习能力放在重要地位。
8.审美观念与能力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加强学科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美感,使之形成对各学科的爱好,启发他们学习的最佳动机,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审美能力也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永久性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 >>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教育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