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
第一,“听”是思维的“起搏器”。言语交流是通过话语信息的“振波”引起思维活动而开始的,所以“听”是对思维的一种启动。如果倾听意识淡漠,对方的话语就会听不准或听不懂,就不会有及时适度的反应,交流就会受阻。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离开了良好的听辨,听悟就是一句空话。第二,“听”是信息的“过滤器”。言语交流是在不确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话语信息有好有坏;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言近旨远,有的言此意彼。要进行积极的对话和交流,就必须仔细听辨并注意过滤,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筛选,得到我们有用的东西。第三,“听”是应变表达的“定向仪”。“听”发挥确定和调控言语交际走向的作用。如果听漏、听偏对方的本意,就会“岔题”、“偏题”,造成误会,使交流受阻。只有会听,才能准确及时地摄取信息,进行顺畅的交流。第四,“听”是一种“无声的交际”。在人际交往中,“听”不仅是为了听懂别人的话、获取信息,它还应该体现对别人的真诚关注和尊重,是言语交际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