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
猪苓汤证与五苓散证皆属下焦水停证,均有气化不利,水饮内停的病机,且证候表现皆有脉浮发热、
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的特点,治法上均以利水为主,均用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
所不同的是,猪苓汤证是阳明病下后,津伤而邪热未去,水热互结于下焦,其证性质属热,阴液不足。
其脉浮发热是里热;口渴为津伤、水蓄;且有不恶寒、舌红少苔等见症。治宜清热利水育阴,方中用化石、
阿胶清热滋阴,而不用温热的桂枝、白术。五苓散证为太阳表邪未解,随经入里,膀胱气化不利,水寒互
结于下焦,其证性质属寒,里无热邪。其脉浮发热是表证;口渴是水蓄而津不上承;且伴有恶寒、舌苔白
等表证。治宜化气利水,兼以解表,故方中用白术健脾燥湿,桂枝辛温通阳化气,兼以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