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问题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公共关系传播中常见的障碍有哪些?

在实施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公共关系人员会遇到很多的障碍,这些障碍主要来自政治、经济、语言文字、文化习俗、年龄等方面。如果不排除这些障碍,会造成“传而不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播效果。 (1)政治因素造成的障碍。当今的世界虽然已经摆脱了“冷战”状态,但不同国家之间仍然存在着社会制度方面的重大差异,各国政府从政治需要方面考虑,对某些信息的输出和输入做了很多规定。如果公共关系人员不认真加以对待,就会产生严重问题。 (2)经济因素造成的障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们的物质消费,也决定着公众对公共关系广告宣传的解读。大众传媒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的衣、食、住、行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但是,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公众而言,大众传媒的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我国一些贫困地区,大多数家庭还没有电视机、收音机,更不订报纸、杂志,现代传媒对他们的影响几乎等于零。另外,不同地区的生产发展水平不同,人民的消费观念也有很大差异。比如,我国的北京200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9000美元,消费水准自然就相对较高。而在边远山区,有人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根本就不会考虑高档消费。所以,公共关系人员对不同地区进行宣传时,要充分考虑那里的经济发展水平。 (3)语言文字造成的障碍。语言文字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沟通离不开语言,但语言文字的差异又是沟通的最大障碍。不同的国家、民族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系统,语言间的差异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够改变的,公共关系人员必须找到克服语言文字沟通障碍的渠道,这也是国际公共关系中的重要课题。 (4)文化因素造成的障碍。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生活习俗也会成为沟通的障碍。凡有可能伤害对方情感的宣传品,都会遭到强烈的抵制。例如,1998年上海地铁开通的时候,飞利浦电器公司在每一个车站都挂上了自己的灯箱广告,宣传一款新手机。广告的画面上是一个外国男子,坐在长城上打手机,广告的寓意是无线通讯使中外沟通更加方便。因为在外国人看来,长城是中外之间沟通的障碍。但是这则广告引起了一名上海老工人的愤怒,他向上海市文化局投诉,指出:巍巍长城岂容亵渎!上海市文化局立即命令飞利浦公司撤换这则广告。 (5)年龄差异造成的障碍。年龄有时也会成为沟通的障碍。老年人、青年人、儿童的生活阅历不同,社会经验不同,经济地位不同,所以思维方式也不相同,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公共关系宣传要有的放矢,适应不同年龄公众的特点,才会取得好的效果。例如,近年来为了促进群众贷款买房,开发商编造了一个故事,说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的灵魂在天堂见了面,中国老太太说:我在死前终于攒钱买了一所大房子。美国老太太则说:我终于在死前还清了购房的贷款。这个故事意在说明,用贷款的方式买房,可以享受一辈子。这则广告本意是鼓励青年人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但是一些老年人对这则故事却很反感,因为在他们需要购房时,银行根本不对退休人员提供贷款。 由于公共关系活动的多样性、客观环境和组织内部情况的多变性,不管公共关系计划事先制定得多么周密,在执行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完善、不适应之处,会遇到预料之外的障碍。因此,公共关系人员需要在传播的过程中随时收集反馈的信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传播计划,以便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王老师:19139051760(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