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
2.答案解析:
若考虑所有税负情况,设任意一个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某货物的含税销售额为Q(适用17%税率)时,该货物的采购情况分别为索取17%、3%专用发票和不能取得专用发票含税购进额分别为A、B、C,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两项按10%计算,企业所得税率25%,另外,四种情况的采购费用、供货质量都相同(即不考虑采购费用对所得税的影响)。那么,根据现金净流量计算公式,分别求出各采购情况的现金净流量如下:
索取17%专用发票情况下的现金净流量为:
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额-现金流出额=含税销售额-(含税购进额+应纳增值税+应纳城建税+应纳教育费附加+应纳所得税)=Q-{A+(Q÷1.17×0.17-A÷1.17×0.17)+(Q÷1.17×0.17-A÷1.17×0.17)×0.1+[Q÷1.17-A÷1.17-(Q÷1.17×0.17-A÷1.17×0.17)×0.1]×0.25}
=0.6301Q-0.6301A
采取同样方法可以求出能索取3%专用发票和不能索取专用发票情况下的现金净流量。分别归纳如下:
(1)索取17%专用发票情况下的现金净流量为:0.6301Q-0.6301A
(2)索取3%专用发票情况下的现金净流量为:0.6301Q-0.7260B
(3) 不能取得专用发票情况下的现金净流量为:0.6301Q-0.750C
索取3%专用发票情况下的现金净流量跟(1)式这个标准现金净流量相等时,可求出(2)式中的B与(1)式中的A之比为86.79%,供货方给予含税价13.21%的价格折让;能够计算出采购企业不能取得专用发票情况下,售货方的价格折让临界点为15.99%。
具体到本企业,当Q相同的情况下,A=1250,B=1200,C=1190 ,可以计算出索取17%专用发票情况下的现金净流量为:0.6301Q-787.625,索取3%专用发票情况下的现金净流量为:0.6301Q-871.2,不能取得专用发票情况下的现金净流量为:0.6301Q-892.5。
由上分析得出,考虑综合税负,该企业从A企业购进现金净流入量最大,应当与A企业签订购销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