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问题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2、 (2)试用科学探究的思想设计某节课的教学。 [ 15 分 ]

以“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为例,现举几个学生设计的方案,学生方案①:取一小段蜡烛在一小块木板上,把它们一起 放在托盘天平上,调节托盘天平达到平衡。在托盘天平上点燃蜡烛,观察托盘天平的平衡情况。学生方案②:取一段镁 带,在托盘天平上称的质量 m1。用绀塌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把燃烧后的白色粉末收集起来并在托盘天平上称的 质量 m2,比较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学生方案③: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稀硫酸铜溶液,取一根砂去铁锈的铁钉,将盛有 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ml。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将盛 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m2,比较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说明:其中方 案①和方案②,学生从老师提出的问题情境中受到启发。方案③同学们参考了教材上的实验方案。由此可见,学生自 主设计实验方案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有待于提高。此时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是很重要的。)(5)师生共同评价。学生对以 上实验,产生了如下想法:①“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是由于生成的气体没有被称量所造成的”﹔②“镁带燃烧后质量变大, 是由于参加反应的氧气没有被称量所造成的”③“铁与硫酸铜的反应质量不变,因为反应中既没有气体参加反应,又没 有气体生成”;④“研究蜡烛燃烧反应的质量变化,应将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水一起称量”:⑤“在密闭容 器中进行实验,反应前后物质质量肯定不会发生变化”;(6)进行实验再探究。同学们在采纳大家意见的基础上重新修 改实验方案后,再实验就看到了反应前后天平是平衡的。 师生得出结论: 通过化学实验探究大家达成共识,最后总结 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我们把这一规律称为质量守恒定 律。
王老师:19139051760(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