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完成从理念识别到视觉识别的转换?
(1)从企业理念到企业行为。企业BI的建立过程,也就是企业CI在企业内部的传播过程。企业理念的设计和选择不仅是一句对外宣传的口号,而是要真正将其作为企业的灵魂贯彻到全体员工中去,使它转化为每一名员工的具体行动。从理念到行为,首先是一个价值认同的过程。企业理念不应仅仅是领导人或公关人员的思想观念,对企业而言,重要的是经过持续、耐心的教育活动,使企业理念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领导人的身体力行,教育体制的完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相互感染,被教育者的自我启发和激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的教育手段则包括:
①CI说明书,详细说明企业导入CI的背景、意义、经过及企业理念的内涵。
②员工教育课,通过正式的课堂形式向员工进行企业理念的教化和灌输。
③内部宣传渠道,利用内部报刊、广播、闭路电视、黑板报、标语、口号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对企业理念进行宣传。
④企业内部沟通,利用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等渠道,向员工传递有关信息。
⑤开展内部公关活动,利用座谈、联欢、郊游、宴会、誓师、宣誓等多种形式,增加员工对企业理念的认同。
(2)行为识别的规范和管理。在企业理念的指导下,企业应当建立严密的员工行为规范体系。行为规范是全体员工必须接受和执行的基本行为准则,对员工的言行具有约束、引导和规范的作用。一个企业在统一的规范指引下能给公众留下一个鲜明、生动,具有冲击力的印象。员工在行为规范的指引下,从上班的第一刻开始,就保持统一的着装仪表、统一的人际行为、统一的语言规范,自然也就使企业理念所规定的经营方针落到了实处。BI的规范管理包括四个具体步骤:
①规划。首先是对企业现有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为规范的制定提供前提条件。其次是提出目标,为规范的设计列出具体要求。
②策划。根据规划提出的要求,落实到组织内的每一个单位和个人,为每一个岗位规定出详细、具体的工作规范。
③培训。规范制定以后,还要通过讨论和座谈、演讲或模范报告、观摩和示范表演、岗位训练和检查,使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并不折不扣地贯彻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行动之中。
④督导。在制定行为规范时,就要制定详细的检查和奖惩条例,并在实际贯彻的过程中不断地考核、督导,使其真正具有约束作用。
总之,企业BI的建立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轻易事情,而需要经过长期培养和艰苦磨练。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 >>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