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中应进行哪些具体工作?
答:基于对政府公共关系必要性和特殊性的分析,我们认为政府公共关系应当包括如下具体工作。
(1)收集信息。公众的需求(即民情民意)至关重要,因为公众的态度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逐渐形成一种标志民心向背的社会潮流后,将对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法令产生巨大影响。
(2)发布信息。发布信息就是把政府内部的信息有效地输出,使公众认识、了解政府,达到双向沟通。良好的公关关系是“干”与“说”的结合,是优良的行为与真实、正确的报道的结合。
(3)开展政府网络公共关系。当前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影响下,政府网络公共关系开始成为政府公共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网络公共关系是指各级政府借助互联网、电脑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与公众沟通、传播或反馈信息的活动,从而实现公共关系目标和完善政府形象。
(4)协商对话。社会发生重大问题时,通过一般的传播媒介进行沟通难免信息少、层次浅、失真多、无情感。这时就需要政府主要负责人或受他委托的全权代表与有关的公众组织、群体或个人进行直接的协商对话,面对面地听取公众的意见,回答公众问题,解释政府立场,争取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5)实现办事公开。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不断发展,公共事务的管理也越来越复杂。这就使得政府的管理机关越来越庞大,人员越来越多,办事程序越来越繁琐。这种现象无形中导致了公众与政府管理干部沟通的困难,加大了群众与政府的距离。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导致误解、怨气、矛盾、甚至冲突。为此,必须公开政府的办事制度,努力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减少公众因办事不便而导致的不满。
(6)多办实事。公共关系有一条普遍的经验,即组织形象主要是干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政府公共关系要为政府树立良好形象,同样也要注意实干。
(7)危机处理。当代各级政府承担着社会公共管理的职能,负责组织社会的经济生产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社会正常运行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超乎人们预料的情况,如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社会动荡等,对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这时政府就需要承担起危机处理的职能,迅速动员社会上的一切力量,阻止危机的蔓延,救助受到危机影响的群众,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生活。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 >>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