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的课讲完了,问学生:“听懂了吗?” “听懂了!”学生们齐声回答。 “还有谁不懂请举手。”全班静悄悄。 一位学生的手稍微伸了一下,又缩回去了,但细心的老师还是发现了。 老师温和地对这位学生说:“你哪里不懂?没关系,讲出来。” 该学生怯怯地站起来叙述着,老师一边鼓励孩子大声一点儿,一边俯下身子倾听,很耐心地针对他的问题详细地讲解了一下。 最后该学生听懂了,老师对这位学生说:“请坐,以后要认真听讲。” 就案例中的教师的“教学观”和“师生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

答案
【参考答案】:
1.(1)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案例中的老师将学生没听懂的原因归结于学生,这体现了传统的教学观,即: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当然,老师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勇于说“我不懂”(或者“我有不同想法”),关注学生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正当需求,态度温和,辅导学生耐心细致等,是值得肯定的。 (2)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老师在辅导完学生后说了一句“以后要认真听讲”,也就是该老师将学生听不懂的原因归结为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这里面含有一定的批评。这表明老师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听不懂的原因,而是从自己的主观臆想去推测,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