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
(1)异丁烯-丁二烯共聚体系 r1=115±15(异丁烯),r2=0.02(丁二烯) f1 0.1 0.2 0.3 0.4 0.5 f2 0.021 0.963 0.98 0.987 0.991 根据上述数据要合成含丁二烯 2%的共聚物,f1 应选 0.3,这就是说,要得到 含 2%丁二烯的共聚物,物料中 70%应为丁二烯。如果用 f10 为 0.5 作为起始投料, 当 f1 降至 0.2 停止反应,这是共聚物中丁二烯的平均摩尔含量约为 2.3%,但这 时反应的转化率 c 由下式计算约得 40%。 因此异丁烯和丁二烯共聚由于 r1 与 r2 相差太大,要保持共聚物组成在一个 很小的范围内波动,必须严格控制转化率(低于 40%) 。这样就有大量的一定西 河丁二烯要回收使用, 而且每次投入的丁二烯量甚多, 但实际参加反应的又很少。 整个回收工艺复杂,反应控制亦难。所合成的共聚物组成波动较大,影响硫化胶 的质量。 (2)异丁烯-异戊二烯共聚体系 r1=2.5±0.5(异丁烯) 2=0.4±0.1(异戊二烯)是属于 r1r2=1 的理想共聚 ,r 体系。要得到 F1=0.98 的共聚物,f1=0.952 即可。按上面的方法计算,如果允许 F1 在 0.98-0.96 之间变化, 相应的 f1 可在 0.95-0.90 之间变化,这时反应的转化 率可达 70%,如果在反应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异丁烯,转化率还可控制得更高。 这一共聚反应回收单体量少,异戊二烯可以不回收,所以生产流程大大简化。所得共聚物组成比较均匀,两单体单元又呈无规分布,硫化后橡胶质量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