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问题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论述《诗经》和《楚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诗经》思想内容(一)祭祖颂歌和周民族的史诗。周民族的史诗在《诗经·大雅》里,集中保存了五首古老的民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它们用粗线条较为完整地勾画出了周民族发祥、创业、建国、兴盛的光辉史迹,无愧为周民族的英雄史诗。(二)反映丧乱、针砭时弊的怨刺诗。如《国风》中的《魏风·硕鼠》愤怒地斥责剥削阶级是贪婪可憎的大老鼠。《魏风·伐檀》发出了奴隶不平的呐喊和反抗的呼声。《二雅》中的《民劳》《正月》等反映了君主赋税苛重、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现实。(三)反映爱情生活的婚恋诗。有热烈奔放的情歌。如《关雎》、《风雨》、《郑风·野有蔓草》《静女》等。它们或表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情人的热切相思,或描述热恋的情景和讴歌爱情的甜蜜,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情调。还有深沉执著的恋歌,如《王风·采葛》、《卫风·木瓜》、《秦风·蒹葭》、《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等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以《邶风·谷风》和《卫风·氓》为代表的“弃妇诗”,以浓郁的哀伤情调,描述了沉痛的婚恋悲剧。(四)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的农事诗。如《噫嘻》、《载芟》、《良耜》,《丰年》等作品,就是耕种田地,春夏祈谷,秋冬报祭时的祭祀乐歌。农事诗中的杰出作品,当推历代传诵的《豳风·七月》,它反映了农夫们一年到头除进行农业生产之外,还要为奴隶主贵族养蚕、制衣、打猎、盖房,然而他们却过着饥寒交迫的悲惨《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1.反映劳动生产的诗篇《芣苢》劳动过程《葛覃》终年农事活动《七月》 2.反映剥削与压迫的诗篇《硕鼠》《伐檀》 3反映征徭离乱的诗篇《君子于役》《东山》 4.爱国主义的诗篇《采薇》《无衣》 5反映婚姻爱情的诗篇《氓》 6反映社会黑暗腐败的政治讽刺诗《南山》 7祭歌史诗《民生》 【2艺术特点: 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复沓的章法 4.四言为主的句式 5.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 扩展资料:一、诗经的社会功用 《诗经》的编集本身在春秋时代,其实主要是为了应用:其一,作为学乐、诵诗的教本;其二,作为宴享、祭祀时的仪礼歌辞;其三,在外交场合或言谈应对时作为称引的工具,以此表情达意。 《楚辞》富有鲜明的南方地方色彩,在风俗习惯、自然景色等描写上都带有南方文化的代表,开创了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楚辞把比兴发展为象征手法,使诗歌蕴含更加丰富;楚辞扩展了《诗经》的四言形式,形成六七言居室为主,参差自由的新句式,大大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楚辞多为文人创作,作品铺张夸饰,讲求辞藻华丽,形成了一种“宏博丽雅”的风格;楚辞充分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政治变革的斗争,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 楚辞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楚文化的结晶。她不仅代表那个时代的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 而且代表着一种根底深沉的文化体系。这个体系中充满了浪漫的激情, 保留着绚烂鲜丽的南方远古传统,残留着强有力的巫术宗教, 充满着奇异想象的神话传说。 因此, 楚辞本身就是一个既鲜艳又深沉, 既炽热又丰富的想象和情感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这里,原始的活力,无羁的联想,狂放的思绪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表现。楚辞不仅是楚文化的代表,也是汉文化教育的代表,楚汉文化是不可分的。在汉王朝建立以后的一个长时期中,楚辞仍然是文学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直到汉武帝时代才出现典型的汉赋,也是和楚辞一脉相承的。楚辞不但是汉代赋体文学的祖宗, 而且还主宰了四百多年两汉文学艺术的思潮,给予中国文学极大的影响。
王老师:19139051760(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