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问题   更新时间2023/4/16 13:03:00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简答题 (20 分)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这些因素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内外两个维度,内在因素主要指学前儿童自身的特性,外部因素则包括各层级的物质与精神环境,具体指社会、家庭和幼儿园的影响。 一、生理成熟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根据格赛尔的成熟理论,个体的发展要以成熟为基础,而成熟则取决于基因所决定的时间表。 另外,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对其社会性发展也会有影响,如一个健康漂亮的孩子往往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爱与支持,其往往也是自信的,一个不漂亮的或残疾的孩子,她往往更容易自卑。全纳教育-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全纳,以及对所有幼儿的公平教育。关注被排斥的儿童,从对特殊需要的人的排斥到一般的排斥。 二、个性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个性是指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的、具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各种心理过程、各种心理成个性是指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的、具有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各种心理过程、各种心理成分发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2岁之前, 幼儿的各种心理过程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到了两岁左右,个性逐渐萌芽3-6岁是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这阶段明显地出现个性所具有的各种特点,个性的各种结构成分已经初步发展起来,有稳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活动,比如所气 质、性格和能力系统等,已经开始结合成为整体,形成各人独特的个性雏形。 一、气质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二、自我意识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 影响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身特性以及自身与他人及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自我认识的对象包括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动作和行动、自己的内心活动、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认识。自我认识包括三种形式,即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儿童在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才能逐渐地对自己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作出适当的调节。 三、性格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对客体现实的稳固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性格与气质有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渗透,密不可分。 四、能力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能力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一是运动、操作能力和智力,前两者在婴儿出手时起,就已经出现;而智力的发展则需要通过运动和操作来表现,而运动和操作的发展水平越高,越是依靠智力的支配。二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前者是指在各种活动中都经常表现出来的能力,例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门活动需要的能力,如数学计算、音乐绘画、空间想象等能力以及某些实际操作相联系的动作体系,如飞行员、驾驶员等。
王老师:19139051760(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