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问题   更新时间2023/4/25 8:29:00

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根据R. Franklin和M. Wilkins对DNA纤维的X光衍射分析以及Chargaff的碱基当量定律的提示,Watson和Crick于1953年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阐明了DNA的二级结构。 DNA分子是一个右手双螺旋结构,其特征如下: ① 两条平行的多核苷酸链,以相反的方向(即一条由5′→3′,另一条由3′→5′)围绕着同一个(想象的)中心轴,以右手旋转方式构成一个双螺旋。 ② 疏水的嘌呤和嘧啶碱基平面层叠于螺旋的内侧,亲水的磷酸基和脱氧核糖以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的骨架位于螺旋的外侧。 ③ 内侧碱基呈平面状,碱基平面与中心轴相垂直,脱氧核糖的平面与碱基平面几乎成直角。每个平面上有两个碱基(每条各一个)形成碱基对。相邻碱基平面在螺旋轴之间的距离为0.34nm(1nm=10Å)。旋转夹角为36°,因此每10对核苷酸绕中心轴旋转一圈,故螺旋的螺距为3.4nm。 ④ 双螺旋的直径为2nm。沿螺旋的中心轴形成的大沟(major groove)和小沟(minor groove)交替出现。DNA双螺旋之间形成的沟称为大沟,而两条DNA链之间形成的沟称为小沟。 ⑤ 两条链被碱基对之间形成的氢键稳定地维系在一起。在双螺旋中,碱基总是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用A:T表示;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用G:C表示。
王老师:19139051760(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