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问题   更新时间2023/6/23 10:58:00

金圣叹提出史传和小说在本质特性上有着不同,一个是“以文运事”,一个是“因文生事”。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他说:


某尝道《水浒》胜似《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却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


根据这段文字描述,阐释小说的虚构特质中的“因文生事”。

答:金圣叹关于小说理论的“因文生事”观点: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10 小说是“因文生事”,其所写之“事”全是出于美文的需要而虚构出 来的,它可真可假, 可以是历史的事实也可以是作家在概括生活材料 的基础上发明创造出来的。 小说的虚构特质可以从“因文生事”中的“文”和“事”两点来 谈。先说“事”。小说所写之事属于艺术真实的范畴,它不同于历史 真实,艺术真实要求作者根据主题、结构、人物形象等的需要,遵循 艺术创作规律, 发挥作家的主观能动性去虚构和编织故事情节。 比如 《大宋宣和遗事》中得三十六人是实有,而七十回《水浒传》中的许 多人和事则是作者“凭空造谎”杜撰出来的。由于这种“凭空造谎” 的虚构源自历史史实, 是作家对历史史实与现实生活的概括、 提炼和 加工,所以那些梁山好汉们“任凭提起一个,都似旧时熟识” (《读第 五才子书法》)。这是第一层意思:事为虚构; 再说第二层意思,即事为文生。小说的“事”是手段, “文”是目的, 作者的虚构之“事”实际上是为审美之“文”服务的。
王老师:19139051760(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