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剧本内容是从我国长期流传的“东海孝妇”的故事演化而来的,它通过平民女子窦娥的人生悲剧表达出作者对社会黑暗的愤怒,对现实的思考与批判。全剧在生与死的冲突,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把窦娥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首先,剧本着重表现了她强烈的反抗精神。窦娥的反抗是经历了一个由安于命运到与命运抗争的发展过程。窦娥小小年纪就经历了人生的重大不幸,但她默默地忍受着,她开始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归之于“命运”,认为“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她不怨天不尤人,对生活不再抱任何幻想,只把希望寄托于渺茫的来世,她以“贞节”与“孝道”观念作为约束自己身心言行的信条,又以“节”、“孝”作为自身防卫的武器,甘愿屈服于夫权、神权和礼教的约束,只希望服侍婆婆,孤若伶仃地度过一生。但是邪恶和不幸接踵而至的到来,先是张驴儿父子闯进了她宁静的生活。辛酸的经历,磨炼出她的坚强性格,严酷的现实又培养出她的反抗精神。她终于迈出了由安于命运到与命运的抗争的勇敢的一步,她的反抗精神,首先表现在张家父子的逼婚上,当然此时窦娥的反抗,还只是为争个贞洁之名,只能以贞洁作为自己的反抗武器,在同张驴父子的斗争中,她的反抗性格不断得到发展,性格由内里刚强开始转向外露反抗,她最初只是对引狼入室的婆婆埋怨、不满,继而发展到一把推倒无耻的张驴儿,同邪恶势力展开了正面交锋。正因为如此,当张驴儿以“药死公公”的罪名来威胁他时,她毫无惧色,理直气壮地要同张驴儿一起去见官,宁愿“官休”,也决不向张驴儿低头,但此时的窦娥还是太善良也太天真了,满以为“明如镜,清似水”的官府会公正执法,在桃杌太守的严刑栲打下,她终于看清了官府贪脏枉法,草官人命的真本质,使她的反抗性格又向前发展了一步,终于喊出了“这都是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正义呼声。刑场上,她的反抗精神达到了顶峰,她面对天地间那个被邪恶势力主宰的世界发出了愤怒的控诉
在关汉卿的作品中,大多是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关汉卿用元杂剧深刻地描写了她们的悲剧经历,同时也描写了她们的正直、智慧和善良。关汉卿用他笔下的人物鼓舞了当时的劳动群众,给了他们与黑暗势力斗争的勇气。
《窦娥冤》是关汉卿代表作,是一部杂剧,出版于明朝万历年间。写的是弱小的寡妇窦娥被流氓陷害,被昏庸的官员殴打后,成了杀人犯,被判砍头。生前满怀悲愤的窦娥,立下了三个誓言: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干旱三年。果然,窦娥的委屈感翻天覆地,她的三个誓言都一一实现了。
该剧展现了下层民众被他人践踏的悲惨境遇,控诉了贪官污吏漠视人命的黑暗现实,生动刻画了窦娥的女性形象,同时该剧体现了关汉卿式的语言风格,充满了人情味和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