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
从传播方向和信息流通的走向上看,组织内部传播的形式主要有 A ) 上行和下行传播 B ) 平行传播 C ) 斜向传播 D ) 外源内向流 E ) 内源外向流
答案是:答案:A ) 上行和下行传播 答案:B ) 平行传播 答案:C ) 斜向传播

更新时间:2023/5/7 13:25: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网络媒介既集中了其他传播媒介的特点,又具有自身的传播优势,具体表现在 A ) 开放性和海量性 B ) 多元性 C ) 交互性 D ) 同步性与异步性并存 E ) 便利性
答案是:答案:A ) 开放性和海量性 答案:B ) 多元性 答案:C ) 交互性 答案:D ) 同步性与异步性并存

更新时间:2023/5/7 13:25: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电视的特点表现在 A ) 视听结合,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B ) 纪实性明显,现场感强 C ) 具有线性播出的特点,受众接收时明显受到时间编排的限制 D ) 受众接收时,受到场地、设备条件的限制 E ) 制作成本高、技术复杂
答案是:答案:A ) 视听结合,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答案:B ) 纪实性明显,现场感强 答案:C ) 具有线性播出的特点

更新时间:2023/5/7 13:22: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麦克卢汉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媒介的概念,其观点主要包括 A ) 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B ) 强调媒介就是信息 C ) 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 D ) 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关于媒介作用的预言 E ) 认为大众传播
答案是:答案:A ) 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答案:B ) 强调媒介就是信息 答案:C ) 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

更新时间:2023/5/7 13:22: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由政治性价值观所推动的公众行为取向是以( )为中心的。 A ) 权力 B ) 地位 C ) 知识 D ) 真理 E ) 奉献
答案是:答案:A ) 权力 答案:B ) 地位

更新时间:2023/5/7 13:21: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影响知觉选择的客观性因素主要有 A )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B )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C ) 对象的组合 D ) 需要和动机 E ) 经验知识
答案是:答案:A )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答案:B )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答案:C ) 对象的组合

更新时间:2023/5/7 13:21: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抑郁质的行为特点 A ) 心绪消沉于内 B ) 反应迟钝犹豫、言行缓慢腼腆 C ) 冷漠孤僻寡欢 D ) 多疑内省仔细 E ) 行为内倾性明显
答案是:答案:A ) 心绪消沉于内 答案:B ) 反应迟钝犹豫、言行缓慢腼腆 答案:C ) 冷漠孤僻寡欢 答案:D

更新时间:2023/5/7 13:20: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粘液质的行为特点 A ) 情绪变化缓慢 B ) 安静稳重踏实 C ) 固执多疑 D ) 反应从容不迫、言行拘谨自制 E ) 行为内倾性明显
答案是:答案:A ) 情绪变化缓慢 答案:B ) 安静稳重踏实 答案:C ) 固执多疑 答案:D ) 反应从容不迫

更新时间:2023/5/7 13:19: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骚乱是一种暂时性的无政府状态,具有以下特点 A ) 突发性 B ) 发泄性 C ) 交互感染性 D ) 破坏性 E ) 短暂性
答案是:答案:A ) 突发性 答案:B ) 发泄性 答案:C ) 交互感染性 答案:D ) 破坏性 答案:E )

更新时间:2023/5/7 13:17: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信息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是指信息形式上的因素,包括 A ) 信息刺激的强度 答案:B ) 信息刺激的对比度 C ) 信息刺激的重复率 D ) 信息刺激的新鲜度 E ) 信息刺激的及时性
答案是:答案:A ) 信息刺激的强度 答案:B ) 信息刺激的对比度 答案:C ) 信息刺激的重复率 答案:D )

更新时间:2023/5/7 13:16: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拉斯韦尔的5W 模式从传播的内部结构,分析了传播过程的基本环节,下列选项中对于传播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传播者-渠道媒介-信息-接受者-效果 B ) 传播者-接受者-渠道媒介-信息-效果 C ) 渠道媒介-接受者-传播者
答案是:答案: D ) 传播者-信息-渠道媒介-接受者-效果

更新时间:2023/5/7 13:16: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这种现象是 A ) 群体传染 B ) 群体暗示 C ) 群体模仿 D ) 群体思维
答案是:答案: B ) 群体暗示

更新时间:2023/5/7 13:15: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下列属于研究传播结构方面的理论是 A ) 议题设置理论 B ) 信息论模式 C ) 两级传播模式 D ) 把关人理论
答案是:答案: B ) 信息论模式

更新时间:2023/5/7 13:15: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依照人们的归属感,可将群体分为 A )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B ) 无序群体和有序群体 C ) 大群体和小群体 D ) 内群体与外群体
答案是:答案: D ) 内群体与外群体

更新时间:2023/5/7 13:14: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下列不属于自身传播特点的是 A ) 自身传播是个体内在的思维活动 B ) 自身传播是社会传播的内化 C ) 自我传播是其他传播方式的基础 D ) 自我传播是公共关系传播最常见的方式
答案是:答案: D ) 自我传播是公共关系传播最常见的方式

更新时间:2023/5/7 13:14: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影响人们态度形成的核心因素是 A ) 价值观 B ) 需要 C ) 兴趣 D ) 性格
答案是:答案: A ) 价值观

更新时间:2023/5/7 13:13: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以下哪种从众行为表现为权宜从众 A ) 表面从众,内心拒绝 B ) 表面不从众,内心接受 C ) 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 D ) 表面从众,内心接受
答案是:答案: A ) 表面从众,内心拒绝

更新时间:2023/5/7 13:13: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 )是人们对事物意义大小的一种分级、分类或其他的鉴定方式以及进行这种评定的标准或准则。 A ) 价值观 B ) 态度 C ) 性格 D ) 个性
答案是:答案: A ) 价值观

更新时间:2023/5/7 13:13: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几个对象在时空中连续存在,则它们容易组合成一个整体而被感知,这是知觉组合的 A ) 接近原则 B ) 相似原则 C ) 闭锁原则 D ) 连续原则
答案是:答案: D ) 连续原则

更新时间:2023/5/7 13:12: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目的明确,能够自觉支配行动,这种行为特征的性格类型是 A ) 理智型 B ) 情绪型 C ) 意志型 D ) 顺从型
答案是:答案: C ) 意志型

更新时间:2023/5/7 13:12: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组织在与公众的关系中,有时应该根据自身的需要,引导公众改变对组织原有的态度,使之形成一种全新的态度,这种态度的转变是 A ) 逆向型转变 B ) 顺向型转变 C ) 转轨型转变 D ) 一致性转变
答案是:答案: C ) 转轨型转变

更新时间:2023/5/7 13:11: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公众在与组织的关系过程中,对组织会抱有不同程度的负态趋向态度,组织需要弱化和改变这种态度趋向,这种态度的转变是 A ) 逆向型转变 B ) 顺向型转变 C ) 转轨型转变 D ) 一致性转变
答案是:答案: A ) 逆向型转变

更新时间:2023/5/7 13:10: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 )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A ) 气质 B ) 兴趣 C ) 个性 D ) 性格
答案是:答案: A ) 气质

更新时间:2023/5/7 13:09: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当公众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时,是组织开展公共关系的最佳时期。 A ) 非公众 B ) 潜在公众 C ) 知晓公众 D ) 行动公众
答案是:答案: B ) 潜在公众

更新时间:2023/5/7 13:09: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根据公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将公众分为 A ) 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 B ) 零散型公众和组织型公众 C ) 顺意公众、边缘公众和逆意公众 D ) 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
答案是:答案: A ) 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

更新时间:2023/5/7 13:08: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由于( )的作用,当几个对象共同包围在一个空间时,人们往往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被感知。 A ) 接近原则 B ) 相似原则 C ) 闭锁原则 D ) 连续原则
答案是:答案: C ) 闭锁原则

更新时间:2023/5/7 13:08: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类,可以将公众分为 A ) 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 B ) 顺意公众、边缘公众和逆意公众 C ) 零散型公众和组织型公众 D ) 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
答案是:答案: B ) 顺意公众、边缘公众和逆意公众

更新时间:2023/5/7 13:07: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根据组织的价值取向,可以将公众分为 A ) 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 B ) 顺意公众、边缘公众和逆意公众 C ) 受欢迎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和被追求的公众 D ) 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
答案是:答案: C ) 受欢迎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和被追求的公众

更新时间:2023/5/7 13:07: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根据公众对于问题的介入程度,可以将公众分为 A ) 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 B ) 顺意公众、边缘公众和逆意公众 C ) 积极公众和消极公众 D ) 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
答案是:答案: C ) 积极公众和消极公众

更新时间:2023/5/7 13:06: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 )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A ) 气质 B ) 态度 C ) 价值观 D ) 性格
答案是:答案: D ) 性格

更新时间:2023/5/7 13:06: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电子类传播媒介具有线性播出的特点,受众受到节目顺序的限制。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A) 正确

更新时间:2023/5/7 13:05: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时效性强的媒介,传播信息时以告知为主,时效性弱的媒介,信息传播的解析性强。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A) 正确

更新时间:2023/5/7 13:05: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按照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是人体延伸的观点,传播媒介是无所不包的概念。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A) 正确

更新时间:2023/5/7 13:04: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自媒体使得大众传播的主体从职业媒体人和大众传媒组织转变为所有自媒体用户,从而造成传统把关人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的部分失灵。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A) 正确

更新时间:2023/5/7 13:04: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并不存在此消彼长,而是在相互竞争的格局中达到某种平衡和融合。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A) 正确

更新时间:2023/5/7 13:04: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议题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能决定公众怎么想,却不能决定公众想什么。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B) 错误

更新时间:2023/5/7 13:04: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网络传播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A) 正确

更新时间:2023/5/7 13:03: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电视传播越来越呈现出黄金时间效应,受众的收看时间相对集中。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A) 正确

更新时间:2023/5/7 13:03: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在集合行为中,个体之所以会做出越轨行为,是因为个体处于匿名地位。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A) 正确

更新时间:2023/5/7 13:03: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对传播内容的解析性强于电子类大众媒介。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A) 正确

更新时间:2023/5/7 13:02: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排列上具有并时性的特点,受众对于信息的主动选择性较强。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A) 正确

更新时间:2023/5/7 13:02: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全媒体是一种分众化的媒体形态。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A) 正确

更新时间:2023/5/7 13:01: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把关人的作用表现在对于某些信息不予以流通或暂时予以搁置的“抑制”行为上。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B) 错误

更新时间:2023/5/7 13:01: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在表达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时,往往要向说服对象提供正面理由,这样才有助于提高说服的效果。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B) 错误

更新时间:2023/5/7 13:01: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说,非公众不构成组织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A) 正确

更新时间:2023/5/7 13:00: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说服过程的情境因素指的是时空因素的选择和安排。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B) 错误

更新时间:2023/5/7 13:00: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根据“争取沉默的大多数”的原理,逆意公众是组织公共关系传播竞争中的重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B) 错误

更新时间:2023/5/7 12:59: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行动公众是受欢迎的公众。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B) 错误

更新时间:2023/5/7 12:59: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开展名人公关,主要是运用了公众心理定势中的第一印象效应。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B) 错误

更新时间:2023/5/7 12:59: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根据帕累托的2/8定律,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应该保证首要公众,兼顾次要公众。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是:答案: A) 正确

更新时间:2023/5/7 12:58:00
出自: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关系学2
目前为: 1/1 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