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
《伤寒论》经证治中厥证的辩治有:
(1)蛔厥:症状以腹部、胃脘部疼痛为主,且时作时止,常在进食后发生疼痛与呕吐,手足厥冷多
在剧痛时出现,痛减时消失。病机为上热下寒,蛔虫内扰,气机逆乱。治宜清上温下,安蛔止痛。方用乌
梅丸。
(2)脏厥:症状以手足厥冷不缓解,周身肌肤皆冷,脉微为主要表现。病机为真阳将绝,脏气衰败。
治宜急温脾肾,回阳救逆。方用四逆汤。证候特点是血虚同时,又有寒凝经脉。
(3)血虚寒凝致厥:主要症状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病机为营血不足,寒凝经脉。治法为养血通
脉,温经散寒。方用当归四逆汤。
(4)热厥:主要症状为手足厥冷,躯干发热,舌红苔黄,脉滑。病机为瘀热于内,阳不外达。治宜
辛寒清热。方用白虎汤。
(5)痰厥:主要症状为手足厥冷,心下满烦,舌苔白滑腻,脉乍紧。病机为痰食阻滞胸中,治宜涌
吐停痰宿食。方用瓜蒂散。
(6)水厥:主要症状为四肢厥冷,心下悸,被寒冷,舌苔白腻或白滑。病机为阳虚饮停。治宜温化
水饮。方用茯苓甘草汤。
(7)气厥:主要症状为四逆,或咳,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病机为肝郁气
滞,阳气内郁。治宜疏畅气机,透达郁阳。方用四逆散。
(8)冷结膀胱关元致厥:主要症状为四肢厥冷,小腹硬满而凉,恶寒,脉沉紧或弦。病机为沉寒内
伏,凝结于小腹。治宜温经散寒,用灸关元法或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在厥证治法中,“厥不可下”是指虚寒类的厥逆证禁用下法,,治当温经回阳。而“厥应下之”是指里
实热厥,治宜倾斜为主,若腹实内结则应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