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分析题,20分] 1.以下是一份理科的螺旋式课程计划:一年级:学习小动物,如兔子或豚鼠的基本需求。二年级:学习植物的基本需求。三年级:开始学习与动植物有关的生态系统。四年级:学习与人类有关的生态系统。五年级:学习作为不同系统的动植物。六年级:学习物理系统——作为一个系统的地球。七年级:学习家庭实用化学。八年级:学习城镇物理学。九年级:学习生物学。十年级:学习化学。十一年级:学习物理学。何为螺旋式课程?这份课程计划的螺旋特性表现在哪?我国目前教材组织的形式是倾向直线式还是螺旋式?为什么会有这种倾向?您的答案: 答案 登录 注册 螺旋式课程是将特定学科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螺旋式上升。螺旋式课程组织的优点是能够将学科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较好地结合起来,其缺陷是容易造成学科内容的臃肿和不必要的重复。这份课程计划的螺旋特性表现在生物学在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九年级重复呈现;物理学在六年级、八年级、十一年级重复呈现;化学则在七年级、十年级重复呈现,这是典型的螺旋式课程。我国占主导的是直线式课程组织,因为直线式课程是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而展开的,能较好地反映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能避免课程内容不必要的重复。 出自:联大 >> 历史学科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