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问题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1、 1.一年级上册第34页《跳绳》(8和9的加减法 ) 的主题图上有1幢教学楼,教学楼边上有1面五星红旗和许多树木,操场上有8个
小朋友在跳绳,问题是“说一说”。 下面是教师按教材教的教学片断: ①出示挂图。 ②提问题。 师: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 生 1:我看见了房子。 师:你真棒。 生 2:我发现了红旗。 生 3:我发现了树木。 生 4:我发现了小朋友在跳绳。 生 5:我发现
了地上有小草。 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过了 5 分钟, 教师急忙抛出:“谁能提出有关 8 的加
减法 ?” 问题:试从问题的目的性与开放性的角度分析此案例。 [ 15 分 ]

广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考虑到的是问题的开放性,在数学探究过程中,设计出大量的开放性的、具有一定思维 空间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存在着目的性不强、答案不着边际的弊端,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 答案, 老师对他们的回答只能作出一些合理性的评价,但是学生的回答和老师的评价使得数学课堂离我们心目中理 想的数学课堂却越来越远。 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充分考虑问题的开放性, 更要考虑设计问题的目的性,设 计的问题应当明确,具体可测,大部分学生能寻求到比较正确的答案。
王老师:19139051760(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