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问题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分析题,10分]
《社会救助法草案》被高层否决 近期以来,中国部分地区物价上涨,影响了一些低收入家庭。然而,中国当前的社会救助基本原则不明确,有 些地方的社会救助资金保障不足,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和自然灾害救助制度缺乏法律及法规 的依据,申请人骗取社会救助待遇的现象时有发生。在 20l0 年 3 月举行的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96 名代表 提出三件议案,要求制定《社会救助法》 。会后有关部门拟制了《社会救助法草案》 ,并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该项立法被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和 2010 年立法工作计划。 近日, 《法制晚报》记者获悉: 《社会救助法草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否决,可能和刚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有关。社会救助法草案在内容方面处理得不是很好,与《社会保险法》 的一些条款打架。被否决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这部法律牵扯问题比较大,要考虑国家财力是否能承受。另据接近政 府的人士透露,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社会救助法草案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

请回答:

(1) 政策审议阶段的可行性评估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2)从政策审议阶段的可行性评估角度,分析《社会救助法草案》被否决的理由。

学者们对政策方案可行性分析的对象尽管有一些不同看法, 但基本上还是比较一致的, 在技术可行性、 经济可能性、 政治可行性和行政可操作性等方面都有更大的认同。 (1)所谓技术可行性,主要衡量政策的具体产出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它会直接针对方案是否会正常运行,如桥梁 建设能否改善交通状况。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效力。效力标准集中关注政策是否会达到它的预期效果,这种效果 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可量化还是不可量化的、充分的还是不充分的。 (2)所谓经济可能性,主要关心政策实施的成本大小、产出的收益多少。这是经济学分析工具在政策方案评估方面的具体运用。涉及的基本经济学概念有成本、收益、利润率、成本效力等。 (3)所谓政治可行性,主要考量政策规划对相关权力或利益集团的影响来衡量政策的成效。涉及的政治学概念有可接受性、适当性、回应性、法定性、公正性。 (4)所谓行政可操作性,主要关注在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行政环境中实施某项政策的可能性,如人员配备是否 到位等。这里的主要概念涉及:权威性、制度化的责任约定、能力、组织支持。 政治可行性: 《社会救助法草案》在内容方面处理得不是很好,与《社会保险法》的一些条款打架。 经济可能性:这部法律牵扯问题比较大,要考虑国家财力是否能承受。 行政可操作性:社会救助法草案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
王老师:19139051760(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