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请结合你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如何加强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考核形式及要求:从上述题目选择其一,撰写一篇不低于1500字的论文。
评分标准:
优秀的标准(100>X≥90)
论文能够熟练地运用科学发展观论述我国的城市管理问题,论文论述清晰,逻辑严密;表达准确流畅;有一定的创造性、新见解。
良好的标准(90>X≥80)
论文能较熟练地运用科学发展观论述我国的城市管理问题,论文论述清晰;表达通顺;有某些独立见解。
中等的标准(80>X≥70)
论文能较好地运用科学发展观论述我国的城市管理问题,论文观点基本正确,论述较清晰;文字通顺;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
及格的标准(70>X≥60)
论文观点、内容论述等主要方面尚符合要求;论说基本清楚但不严密、不完整;能够联系实际进行说明,但联系实际不充分。论文中自己的见解不多。
不及格的标准(X<60)
论文论述不能成立或有重大毛病;内容空乏,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文题不符或文理不通;没有联系实际进行说明。
零分
提交的论文属于抄袭的。

答案
1、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请结合你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如何加强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这一重要表述,为城市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当前,正处在科学发展、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我们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切实把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动力。城市社区治理是指以城市社区多元主体参与为基础,以维护和改善人民群众利益为核心,通过道德约束、法治保障等多种手段,处理社区事务,协调利益关系,解决社区问题,化解社区矛盾,促进社区认同,推动社区和谐有序发展的过程。它的主要特点有四个:一是主体多元化。改变过去单一的治理主
体,而变为多元治理主体,各种社会组织、企业、居民都可以从中发挥作用;二是目标过程化。除了需要完成固定的任务目标之外,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扩大居民参与、开展多层次的社区协商也成为城市社区治理的目标;三是内容扩大化。城市社区治理的内容扩大到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几乎涵盖城市社区的所有公共事务;四是多维度、上下互动。原先是政府向社区发号施令,是单向的,而现在,社区也可以向政府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形成双向互动,更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的缩影,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事关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完善,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随着改革深入、经济结构变革、社会结构变化、城镇化加 速等一系 列发展进程,集体和单位的人员流 向社会,农村 人口进入城区,人口流动增大, 村变社区、村民变市民加快,造成基层组织缺失 、管理网格缺失 ,给社会治理带来诸 多挑战。我们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为突破口 ,完善和创新治理新格局。一要坚 持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
中,社区党组织在宣传发动、组织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社区治理改革中,我们必须 加强和改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以推进社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目标,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 ,以区 域化党建为纽带 ,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攻坚克难的核心作用。二要坚 持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增进民 生福祉 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必须践行全心全 意为人民 服务的 根本宗旨 ,坚 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 做自己的大事,把人民对美 好生活 的向 往作为 奋斗 目标。 近年来 ,从人民群众关心的小事做起 ,在“五禁”、 厕所革 命、老旧小 区改造等领域取得 了阶段性胜 利,有效改善了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 水平。社区治理改革仍需要坚 持以人为本,要紧紧抓住小区物业这个 牛鼻子 ,进一 步推广准物 业管理等创新办法, 让百姓 享受社会治理的美好成果。三要以“双提升”为 抓手,创新社区公共安全治理 机制。目前,正在推进市、 镇(街)、村( 居)三级综 治中心建设;完善了基层调委会、“两代 表一
委员”等参与的多元矛盾化解机制;推进雪亮工 程全 覆盖,打造立体化、 数据化治 安防控 体系,城市管理体系力量向社区 倾斜 ,运用法治化、市场化手段 整治群众 反映 的突出问题,不断 创新社区公共安全治理 机制,切实增强群众 安全感和满意度。四要加强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 和践行 社会主 义核心 价值观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需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塑造健康 向上的社会形 态。社区治理改革要加快建立健 全社区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注重人 文关怀和心理 疏导,认 真汲取 中华优秀 传统 文化精 髓,深化 拓展社区群众性精神 文明创建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五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健全社区 服务功能。共建共治共享,核心是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是引导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群众等各类社会力 量广泛 参与, 充分 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健全社区的服务功能和 管理功能。目前,现在已培育 了一 些与现 代社会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公益 性、互 助性 社会组织,他们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已渐渐显现。我们还要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引导的力度,同时要注重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作为社区治理的突破口 ,充分 发动群众的力量,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