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
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有哪些?有哪些对策?
答案是: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改善学校领导方式|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教师职业倦怠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案是:(1)精疲力竭型:这类教师在高压下的表现是放弃努力,以减少 工作的投入秋求得心理平衡。(2)狂热型:这类教师有着极强的成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教师成长和培养有哪些基本的途径?
答案是:观摩和分析|微格教学|教学决策训练|教学反思训练|教师行动研究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存在哪些差异?
答案是:在教学策略、成就目标、人格特征上,专家型教师均优于熟手型 教师,而熟手型教师又优于新手型教师;在职业承诺和职业倦怠上,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怎样指导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答案是:其次掌握反思的方法:(1)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 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2)详细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调节师生相互作用对教学效果有何作用?
答案是:首先掌握反思的环节:(1)具体经验阶段;(2)观察与分析阶段; (3)重新概括;(4)积极的验证。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师素质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答案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 力和教学监控能力。在整个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简要叙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多种角色。
答案是:师生之间忆不再是单一的授受关系,同时可能是同伴关系,组织 者与参与者的关系以及厄特拉者与被帮助者的关系。具体说来,教师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简要叙述常见的学生学习风格差异,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有何影响?
答案是:感觉通道|视觉型学习者| 听觉型学习者|动觉型学习者|认知风格|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反思型和冲动型|整体性和系列性|深层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什么叫学习风格?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对教学有什么意义?
答案是: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 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可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什么叫流体智力?什么叫晶体智力?它们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案是:流体智力需要较少的专业知识,包括理解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如在处理数字系列、空间视觉感和图形矩阵项目时所需的能力。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加德纳提出“智力应该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情境或社群 中所展现出来的解决问题或制作生产的能力”。人类的至少存在八存 在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 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以及他后来补充的自然观
答案是:分析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应用性能力|智力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力理论有什么不同?对教学有何 启示
答案是:加德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相互依赖、相互补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简单说说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
答案是:帮助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危机|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比较维果茨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是: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发展水平的材料|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个体差异|支架式教学|交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支架式教学与最近发展区的关系是怎样的?在教学中有何应 用?
答案是: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 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如何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关系?
答案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机能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皮亚杰认为“同 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即主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说说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观。他的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答案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相互作用|互动|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谈谈教育心理学的体系结构
答案是:(1)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 在宏观上,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过程是怎样的?
答案是: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这种干预的效果|从日常教学情境中确定、评价和形成有意义的问题|与有关人士初步讨论和协商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是:定量研究又称为“量化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 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它有一套完备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当今教育心理研究的新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是:(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3)研究 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5)研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说说学与教过程的模式
答案是: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年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简要叙述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答案是:教与学|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抛锚式教学
答案是:也称为基于问题的教学,指将学习活动与某种有意义的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的教学方式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潜伏学习
答案是:指人或动物在无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学习。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泛化
答案是:条件作用形成后,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微格教学
答案是: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的小型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顺应
答案是:个体在其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行为模式已不能使新的经验同化时,便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练习律
答案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对其不断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成长需要
答案是:主要指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在别人的认同中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等。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组合学习
答案是:学习的新命题与已有命题之间不是下位关系,也不是上位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是:指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知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信息效果的保持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自我效能感
答案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效果律
答案是:如果行为得到奖励——“结果”——将会被增强,导致该行为在今后更有可能出现。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认知地图
答案是:是动物在头脑中形成的对环境的综合表象,包括路线、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等信息。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过度学习
答案是:指学习到了掌握水平,并没有停止学习,而是继续学习一段时间,以增强学习效果的保持。(4分,意思表达符合亦可)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最近发展区
答案是: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强化物
答案是:凡是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强化物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命题
答案是:意义或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关系和论题组成。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下位学习
答案是:新学习的知识是已有知识的下位知识,已有的概念或命题是上位的。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元认知控制
答案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同化
答案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前摄抑制
答案是:当前所学的信息干扰了后面信息的学习。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替代强化
答案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上位学习
答案是: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学习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正迁移
答案是:在学习的迁移中,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促进、助长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学习风格
答案是: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答案是:1)主动建构性。2)社会互动性。3)情境性。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简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角色。
答案是: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平等中的首席|反思者与研究者,终身学习者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简述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是:1)流体智力需要较少的专业知识,包括理解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素质。 2)晶体智力是指对从社会文化中习得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简述随机通达教学的核心思想。
答案是:1)随机通达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在重新安排的情景下、带着不同目的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进行,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比较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是:1)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 2)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答案是: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替代经验。3)言语劝说。4)情绪唤醒。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简述人类学习的特点。
答案是:1)社会性,以间接经验为主 2)以语言为中介 3)积极主动性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比较正强化与负强化的异同。
答案是: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2分) 2)但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则是通过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简述抛锚式教学设计的内涵。
答案是:也称情境性教学设计,“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等。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简述影响知识理解的客观因素有哪些。
答案是:1)学习材料的内容:学习材料的意义性,具体性,复杂性和难度。 2)学习材料的形式:抽象与直观。 3)教师言语的提示与指导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简述教学中常用的行为塑造技术。
答案是:1)链锁塑造:一步一步越来越接近目标 2)逆向链锁塑造:先从最接近目标的地方开始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简述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
答案是:1)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2)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

更新时间:2023/4/3 12:59:00
出自: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
目前为: 1/4 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