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四:学完第八、九、十章后完成
(二)松下电器公司彻底没落还是新科技革命的起点?
2018年3月,日本最大媒体《日经新闻》报道:“松下集团,由于多年亏损,经营不善,准备出售松下集团位于中国的工厂,标价是45亿美元。”相关数据显示,松下电器公司于2012年亏损高达77217亿日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能获利一分钱。这种凄惨的状况,客观的因素在于智能手机,苹果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大趋势,这种趋势彻底淹没了日本电子的优势;而主观因素则在于日本企业太过严谨、固执的经营理念,这让它们无法适应快速进化的环境。
对于以松下电器公司为代表的日本企业的现状,瑞银投资银行亚洲区主席蔡洪平认为虽然日本家电逐渐没落,但不能盲目认为日本制造业不行了。其实,日本制造业早就从传统产业升级了。例如,特斯拉电动汽车用的电池全是松下电器公司提供的。特斯拉公司和松下电器公司从2009年开始合作生产世界上能量密度最高的电动车电池,当时这家日本的公司和特斯拉公司签署协议供应18650型号电池。在2010年6月,松下电器公司向特斯拉公司投资了3000万美元。2014年,特斯拉公司开始在内华达州建设他们的超级工厂,也是和松下电器公司一起合作的。松下电器公司也就此变成了特斯拉公司的独家电池供应商,为特斯拉公司的ModelS、ModelX和Model3提供电池。松下电器公司在2018年消费者电子展上透露了一些与特斯拉公司的合作细节,他们讲述了从2017年7月开始,在超级工厂如何为特斯拉公司的能源存储产品和Model3电动车生产21700型号的电池。21700型号电池拥有更好的性能表现,是由特斯拉公司和松下电器公司共同设计和制造的。它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了最好的效益,对于电动车和能储产品来说是最佳选择。特斯拉公司和松下电器公司的合作远不止锂电池这一块,它们彼此都对可持续发展非常关注。
因此,现在业界有种猜测:昔日强大的日系电子,有可能已直接放弃了这个时代的电子市场,而是把视角、资源、钱集中在了新的科技革命上,与其追赶吃人家嚼剩下的利润,倒不如直接蓄力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毕竟,日本的底蕴尚在。之所以有此猜测,是因为松下电器公司的投资计划,他们抛售了“安全监控摄像头”的江苏制造工厂,却在江苏投资了一家新能源电池制造商,作为生产特斯拉18650型三元锂离子电池的供应商。显然,松下电器公司认为在下一轮的科技革命中,一个主旋律就是资源战争、环境战争,谁能搞定这两项科技,谁应该就是新的世界首富。
松下电器公司的战略选择不知是彻底没落还是新科技革命的起点,我们只能等下一轮来势汹汹的新科技革命来揭晓答案。
问题
1. 根据案例能否判断松下电器公司彻底没落,为什么?
2. 松下为什么要放弃江苏制造工厂转投新能源电池制造?

答案
1,市场的节奏变了,短时间内,索尼和松下这些企业无法适应,长时间内能否适应过来,还有待观察。现在的消费品电子市场上产品以及产品理念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和节奏,和以前比已经截然不同了,一个产品从创意,到设计,到营销并推向市场,其速度和 10 年前 20 年前差别太大了,而且越来越倾向大胆突破和创新,而不是循序渐进的改良。sony 和松下这样企业的内部的运作已经快跟不上这种节奏了,导致的结果是产品推出相对滞后和平庸,自然得丢失市场份额。在这个方面,三星和 HTC 是翘楚(但是 HTC 的品牌意识和营销能力实在是太烂),现在连apple 都被三星拖快了节奏。 2.市场的格局变了,随着技术的发展,消费电子市场已然成熟稳定多年的细分领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你说是微波炉,人家上面有屏幕可以放电视,你说是手机,人家用来当掌上游戏机,你说数码相机,人家做成了手机,你说是数码相框,人家做成了pad,你说是 SD存储卡,人家做成了 sd wifi 存储卡,最大的融合来源于 IT 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的融合,这给了消费电子产品的传统优势厂商重重的一击,这个我下一条再详述。单看这或大或小的融合,是近 5年来,这是消费电子市场上最大的推手,也就是说这种融合和护展直接推进和产生了大量的消费,打破了原来消费电子产品传统的正常更新换代的市场格局,前对这样的挑战,索尼松下这样的传统制造型企业,原有的条块分割的企业架构,反倒成了一个负累和制约,于是市场上寸寸败退。早在 10 多年前,我就觉得通信,电子和 IT 的融合是不可阳挡,当时我看好的是要么是 nakia 为首的的通信业雄起成功,要么是微软为首的 IT 业称霸天下,天平的倾斜可能取决于传统电子制造业(例如索尼松下)的大旗的倒向。没想到 apple 逆袭成功,异军突起,老乔王者归来,HTC,三星与google 结盟,变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实在是大跌眼镜。同理,再过10 年,会不会有逆袭之人,逆袭之人是谁,也是尚未可知。3.IT业和消费电子业的融合,之所以把这条单独拿出来讲,因为这条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就现在的消费电了市场而言,其核心重点已经从电子业往 1T业迁移了。日本一直是电子业的龙头大国,但是美国1T业霸主地位几乎完全不可动摇,日本悲催得走了近 20年 IT 业闭关锁国的弯路以后,其至小老弟台湾都己经迎头超越了。而美国在 NB 的里根总统的引领之下,战略性得在传统制造业市场后退,占领 IT 和金融的桥头堡,这个决策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得显露出来了。一个演员能够有这样的识见,实在是太NB了。4中国韩国,以及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崛起,尤其是中国。为什么这么说呢?貌似现在韩国三星才是压在索尼松下头上的大山,中国并未产生足够重量级能够压倒索尼松下的品牌,为什么不是韩国呢?其实索尼松下这样的传统巨头,其-大竞争优势在于其累积多年的牛逼制造能力。但是中国这个世界大工厂的诞生,壮大和崛起,极大得抹平了他们的这个优势,这可以说成是一种产业格局的变化,像 apple 这样纯粹依赖代工的企业如此强势的崛起,如果没有像中国这样世界工厂存在,是不可相象的。当索尼松下这个优势被抹平,他们被竞争对手追上和压倒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何况这些制造业重镇,不但提供了竞争对手所需要的制造能力,还催生出了大量极具价格优势的地方品牌,直接打击了索尼松下的中低端市场。中国有哪些品牌直接或者间接得益于索尼松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