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现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 )个阶段?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4/7/3 11:37: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1904年1月,清朝政府出台的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 )?
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C.《暂行幼稚园课程标准》
D.《三民主义教育原则》
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C.《暂行幼稚园课程标准》
D.《三民主义教育原则》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7: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 )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了《幼稚园的社会》一书,成为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深入地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及其实施的著作。
A.张宗麟
B.张雪门
C.陈鹤琴
D.陶行知
A.张宗麟
B.张雪门
C.陈鹤琴
D.陶行知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4/7/3 11:37: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 ),成为学前儿童教育发展第三阶段的主要标志
A.《幼儿园工作规程》
B.《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C.《幼稚教育新论》
D.《中国北方幼稚园课程大纲》
A.《幼儿园工作规程》
B.《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C.《幼稚教育新论》
D.《中国北方幼稚园课程大纲》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7: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人的社会化主要指人的社会知觉和社会行为方式。”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A.陈会昌
B.埃尔金
C.齐格勒
D.缪森
A.陈会昌
B.埃尔金
C.齐格勒
D.缪森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4/7/3 11:37: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在幼儿社会化的具体内容中,认识自我、他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属于( )
A.认知社会化
B.道德社会化
C.政治社会化
D.职业社会化
A.认知社会化
B.道德社会化
C.政治社会化
D.职业社会化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4/7/3 11:37: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态度”指的是( )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控
D.自我评价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控
D.自我评价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7: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儿童社会认知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自我意识
B.自我体验
C.权威认知
D.观点采择
A.自我意识
B.自我体验
C.权威认知
D.观点采择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4/7/3 11:37: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和妈妈在一起时对探究玩具不感兴趣,当妈妈离开时也未表现出特别的焦虑与紧张”,这种属于( )
A.安全依恋
B.回避型不安全依恋
C.反抗性不安全依恋
D.无组织型依恋
A.安全依恋
B.回避型不安全依恋
C.反抗性不安全依恋
D.无组织型依恋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开始能够主动寻找游戏伙伴是哪个年龄阶段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的特点?( )
A.2-3岁
B.4岁
C.5岁
D.6-7岁
A.2-3岁
B.4岁
C.5岁
D.6-7岁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在幼儿亲社会行为中,最为常见的是( )
A.合作行为
B.分享行为
C.助人行为
D.安慰行为
A.合作行为
B.分享行为
C.助人行为
D.安慰行为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婴幼儿依恋建立期主要在( )
A.出生至两个月
B.2个月至7-12个月
C.7-12个月至24个月
D.24个月以上
A.出生至两个月
B.2个月至7-12个月
C.7-12个月至24个月
D.24个月以上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自尊心、自信心、自我价值感、成就感、进取心等情感属于( )
A.自我认知
B.自我情感体验
C.自我控制
D.社会情感
A.自我认知
B.自我情感体验
C.自我控制
D.社会情感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 )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衣着装束、言谈举止、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以及所有物的认识与评价。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物质自我
A.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物质自我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儿童的自我评价意识出现在( )阶段。
A.0-1岁
B.1-2岁
C.2-3岁
D.3-4岁
A.0-1岁
B.1-2岁
C.2-3岁
D.3-4岁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 )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包括认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看法和知识,以及对自我的总体评价。
A.自我认识
B.自我概念
C.自我命名
D.自我反思
A.自我认识
B.自我概念
C.自我命名
D.自我反思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7-24个月年龄段属于学前儿童依恋发展的( )时期?
A.前依恋期
B.依恋关系建立期
C.依恋关系明确期
D.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
A.前依恋期
B.依恋关系建立期
C.依恋关系明确期
D.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提出了( )方法测量婴儿依恋行为的方法成为经典范式?
A.陌生情景法
B.视崖实验
C.斯金纳箱实验
D.潜伏学习实验
A.陌生情景法
B.视崖实验
C.斯金纳箱实验
D.潜伏学习实验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能够正确回答自己的性别,而且能够区分他人的性别,意味着幼儿在性别发展方面达到了哪个阶段( )
A.性别明确
B.性别认同
C.性别稳定
D.性别恒常
A.性别明确
B.性别认同
C.性别稳定
D.性别恒常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幼儿攻击性行为起因次数由多到少排列的顺序为( )
A.挑衅欺负他人、保护自己的物品、获取他人的物品、报复还击
B.报复还击、保护自己的物品、挑衅欺负他人、获取他人物品
C.保护自己的物品、挑衅欺负他人、报复还击、获取他
A.挑衅欺负他人、保护自己的物品、获取他人的物品、报复还击
B.报复还击、保护自己的物品、挑衅欺负他人、获取他人物品
C.保护自己的物品、挑衅欺负他人、报复还击、获取他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创设与社会教育一致的情境,使学前儿童在宽松和自由的氛围中交谈,该方法属于哪种教育方法?( )
A.情境讨论法
B.价值澄清法
C.移情训练法
D.角色扮演法
A.情境讨论法
B.价值澄清法
C.移情训练法
D.角色扮演法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设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时要体现学前儿童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个方面的教育,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哪项原则?( )
A.全体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活动性原则
D.针对性原则
A.全体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活动性原则
D.针对性原则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开展“生活中有用的标志”的社会活动时,需要学前儿童在活动前对生活中的一些标志有较多的观察与记录。这属于学前儿童社会活动设计的哪一环节?( )
A.设定活动目标
B.选择活动内容
C.学前儿童的经验准备
D.进行
A.设定活动目标
B.选择活动内容
C.学前儿童的经验准备
D.进行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 )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性情绪情感,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个体对他人情感体验的理解和分享,即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情感。
A.价值澄清法
B.移情法
C.角色扮演法
D.社会技巧训练法
A.价值澄清法
B.移情法
C.角色扮演法
D.社会技巧训练法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让儿童了解周围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属于哪个范畴的教育内容?( )
A.自我意识
B.人际交往
C.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
D.多元文化
A.自我意识
B.人际交往
C.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认知
D.多元文化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 )的形成,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任务之一
A.社会环境的认知
B.社会规范认知
C.社会机构的认知
D.对家庭的认知
A.社会环境的认知
B.社会规范认知
C.社会机构的认知
D.对家庭的认知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 )活动是教师通过创造一定的情境和条件,引导学前儿童学习某种人际交往能力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为学前儿童提供交往的机会,构建人际交往的平台,培养幼儿关心、理解、尊重和赞赏他人的人际交往态度
A.人际交往
B.社会交往
A.人际交往
B.社会交往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幼儿的学习进展与行为
B.幼儿身体发育水平
C.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与步骤
D.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A.幼儿的学习进展与行为
B.幼儿身体发育水平
C.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与步骤
D.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 )法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问题行为者摆脱对特定事物的过度敏感。
A.正强化法
B.代币制法
C.惩罚法
D.系统脱敏法
A.正强化法
B.代币制法
C.惩罚法
D.系统脱敏法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 )指被强化人出现他人所期待的操作性行为(外显的、可视的行为)后,如果立即得到他需要的强化物,则被强化人再次发生操作性行为的可能性和次数会增加。
A.正强化
B.负强化
C.不当强化
D.亲社会行为
A.正强化
B.负强化
C.不当强化
D.亲社会行为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确定教育内容时,应从幼儿身边入手,把幼儿的经验纳入教育中,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哪条原则?( )
A.渐进性原则
B.适度性原则
C.真实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A.渐进性原则
B.适度性原则
C.真实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4/7/3 11:36: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通过创设环境影响幼儿的活动,再通过幼儿的活动达到预期发展,是哪种活动设计的基本思想?( )
A.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B.游戏活动设计
C.区域活动设计
D.日常活动设计
A.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B.游戏活动设计
C.区域活动设计
D.日常活动设计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幼儿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最重要的载体是( )
A.学习
B.交流
C.游戏
D.讨论
A.学习
B.交流
C.游戏
D.讨论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除了间接攻击和直接攻击外,还包含敌意性攻击和( )
A.身体攻击
B.言语攻击
C.目的性攻击
D.工具性攻击
A.身体攻击
B.言语攻击
C.目的性攻击
D.工具性攻击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学前儿童教育发展第三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 )
A.《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
B.《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
C.《幼儿园学校课程大纲》
D.《0-8岁教育方案》
A.《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
B.《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
C.《幼儿园学校课程大纲》
D.《0-8岁教育方案》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 )提出了“一切为了儿童”的信念。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宗霖
D.蔡元培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宗霖
D.蔡元培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1936年修订的( )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A.《幼儿园学校课程大纲》
B.《0-8岁教育方案》
C.《暂行幼稚园课程标准》
D.《幼儿园工作规程》
A.《幼儿园学校课程大纲》
B.《0-8岁教育方案》
C.《暂行幼稚园课程标准》
D.《幼儿园工作规程》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幼儿自我体验最明显的特点是( )
A.受暗示性
B.自我主观性
C.重视他人评价
D.自我为中心
A.受暗示性
B.自我主观性
C.重视他人评价
D.自我为中心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母亲在与不在身边无所谓,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焦虑不安,这种现象属于( )依恋
A.安全型依恋
B.焦虑-矛盾性依恋
C.焦虑-回避型依恋
D.紊乱型
A.安全型依恋
B.焦虑-矛盾性依恋
C.焦虑-回避型依恋
D.紊乱型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形成和巩固儿童社会性行为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参观法
B.谈话法
C.榜样示范法
D.行为练习法
A.参观法
B.谈话法
C.榜样示范法
D.行为练习法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幼儿改变自己的“自我中心”意识,克服自己的不当行为,学会自我控制的最佳途径是( )
A.同伴交往
B.与老师的交往
C.与父母的交往
D.大众传媒的影响
A.同伴交往
B.与老师的交往
C.与父母的交往
D.大众传媒的影响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幼儿兴趣早期发展的新异性探索阶段出现在( )
A.1-2个月
B.3-5个月
C.6-9个月
D.9个月以后
A.1-2个月
B.3-5个月
C.6-9个月
D.9个月以后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以下不属于社会性情感的表现的是( )
A.儿童对教师微笑
B.儿童自己玩得高兴时微笑
C.儿童对小朋友微笑
D.儿童对电视节目里的人物微笑
A.儿童对教师微笑
B.儿童自己玩得高兴时微笑
C.儿童对小朋友微笑
D.儿童对电视节目里的人物微笑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 )是自我体验的核心内容。
A.自我感受
B.自尊
C.自爱
D.自怜
A.自我感受
B.自尊
C.自爱
D.自怜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幼儿自我评价首先表现在( )
A.对自己的性别、名字、年龄的认识
B.自我观察到身体特征、动作、能力、爱好、所有物等
C.涉及自己与父母及同伴的关系
D.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和所处的社会的认识
A.对自己的性别、名字、年龄的认识
B.自我观察到身体特征、动作、能力、爱好、所有物等
C.涉及自己与父母及同伴的关系
D.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和所处的社会的认识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以下不属于随机教育的社会教育活动是( )
A.儿童离(入)园的时候,渗透礼貌教育,教儿童如何待人接物。
B.利用区域活动对儿童进行社会教育
C.某儿童生病了,教师引导其他儿童对他进行关心和照顾,激发儿童之间的友爱之情。
A.儿童离(入)园的时候,渗透礼貌教育,教儿童如何待人接物。
B.利用区域活动对儿童进行社会教育
C.某儿童生病了,教师引导其他儿童对他进行关心和照顾,激发儿童之间的友爱之情。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最初,儿童提到自己时,往往像谈论别人那样,如说“红红要喝水”、“明明不哭”等,用自己具体的名字称呼“我”,这说明( )
A.此时是儿童已经能够明确的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
B.虽然此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发展,但还没有真
A.此时是儿童已经能够明确的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
B.虽然此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发展,但还没有真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路易斯.拉斯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价值观教育法,即( )
A.价值表决法
B.价值澄清法
C.价值排队法
D.澄清应答法
A.价值表决法
B.价值澄清法
C.价值排队法
D.澄清应答法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主动在室内到处翻东西、观察物品”这一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相应年龄为( )
A.10个月
B.12个月
C.16个月
D.21个月
A.10个月
B.12个月
C.16个月
D.21个月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3岁的小彬彬喜欢独自一个人玩玩具,很少笑,常常坐着不动,久久凝视空间,不爱与人交谈,总是自言自语,有时爬的很高后一跃而下,一点不知道危险,摔破手脚也不知道疼,但假如有人稍稍移动一下他放过的东西,他会马上发现,并大发脾气。小彬彬的表现很可能是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学前儿童常常喜欢自己做事,自己行动,常常说“自己来”。这种情况开始出现一般在( )
A.1岁左右
B.2、3岁
C.3、4岁
D.5岁以后
A.1岁左右
B.2、3岁
C.3、4岁
D.5岁以后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最可能导致“孩子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自信心受挫,甚至产生自卑、孤独、自闭等心理倾向,自主性、创造性等发展较差的情况的家庭教养方式是( )
A.民主型教养方式
B.专制型教养方式
C.溺爱型教养方式
D.忽视型教
A.民主型教养方式
B.专制型教养方式
C.溺爱型教养方式
D.忽视型教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4/7/3 11:35: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模仿作为儿童掌握社会行为的一种主要机制或途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由四个子过程组成,它们依次是( )
A.注意过程、动机过程、保持过程、动作表征过程
B.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表征过程、动机过程
C
A.注意过程、动机过程、保持过程、动作表征过程
B.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表征过程、动机过程
C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4: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依据,不包括( )
A.《纲要》中的有关要求
B.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C.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历史经验
D.发生的当前事件、时事新闻
A.《纲要》中的有关要求
B.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C.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历史经验
D.发生的当前事件、时事新闻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4/7/3 11:34: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中,贯彻“强化”原则的要求中,不包括( )
A.采取明确、适宜的强化方式
B.强化的次数要尽可能的多
C.强化应激发儿童的内在动机
D.强化要及时,善于抓住时机
A.采取明确、适宜的强化方式
B.强化的次数要尽可能的多
C.强化应激发儿童的内在动机
D.强化要及时,善于抓住时机
答案是:B
更新时间:2024/7/3 11:34: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 )是幼儿道德发展的第一个特点。
A.羞愧
B.内疚
C.服从
D.自我评价
A.羞愧
B.内疚
C.服从
D.自我评价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4/7/3 11:34: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根据科普的观点,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分为五个阶段,依次是( )
A.神经生理调节阶段、外部控制阶段、利用表征能力阶段、知觉运动调节阶段、运用语言阶段
B.神经生理调节阶段、利用表征能力阶段、外部控制阶段、知觉运动调节阶段、运
A.神经生理调节阶段、外部控制阶段、利用表征能力阶段、知觉运动调节阶段、运用语言阶段
B.神经生理调节阶段、利用表征能力阶段、外部控制阶段、知觉运动调节阶段、运
答案是:D
更新时间:2024/7/3 11:34: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内容、方法统一,很难照顾到个别差异。这是( )的局限性。
A.讲解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行为练习法
A.讲解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行为练习法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4/7/3 11:34: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 )是最理想的一种教养方式,可以使儿童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
A.民主型教养方式
B.专制型教养方式
C.溺爱型教养方式
D.忽视型教养方式
A.民主型教养方式
B.专制型教养方式
C.溺爱型教养方式
D.忽视型教养方式
答案是:A
更新时间:2024/7/3 11:34: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班杜拉认为,父母的过分保护会损害儿童的( )
A.独立性
B.自尊心
C.自我效能感
D.自我意识
A.独立性
B.自尊心
C.自我效能感
D.自我意识
答案是:C
更新时间:2024/7/3 11:34:00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目前为: 1/4 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